星期一, 6月 25, 2007

控制慾望的精靈

慾望好像是精靈,但要控制它似乎沒有這麼容易,所以這個寓言故事才說慾望是精靈,因為我們不清楚慾望是什麼,他在哪裡,我們又掌握不住他,就像精靈與鬼魅一樣揮之不去。週日聽順凡師兄在果煜法師《佛法原典研習》的共修導讀裡面提到佛法裡面的【十二因緣】,有蠻多的感想。佛法當中對於我們的慾望有很多的剖析,其中慾望與生死輪迴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

人就是因為不清楚自己的心念起伏,不了解到底我們的心被什麼所牽引,所以才會不斷造作因果,在五濁惡世當中輪迴流轉。而佛陀在修道的過程當中專精思維我們的五蘊變化,體認到我們生命流轉的因緣不出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從 "識"-->"名色"-->"有" 這一段與現今的心理學分析結果相似,我們的行為是受過去以來的學習、經驗所影響的,這種深植在心中的力量,在佛法當中稱之為(業)識。此外,不僅是這輩子,佛法更追朔過去生所種的因,都會成為影響這一世的業識。而因為這些業識而影響我們的心理(名)與身體(色),進而讓我們的眼耳鼻舌等感官(六入)接受外界刺激(觸)時產生喜好、厭惡等感受(受),因為有了這些感受,進一步產生貪愛(愛),執著「某某東西的事物是我的」的念頭(取),而有了這個是我的,那個是我的的念頭,就加深了自我的存在感,認為「我」是真實存在的 (有)。有趣的是佛陀與古印度的行者竟可以透過專注思維的力量在千年以前就知道這些現今心理學的分析結果。

輪迴轉世與否的差別在於是否執著有我。由於長久以來的薰習,強烈的自我意識會引導這些因緣 (業) 聚集成為下一世的色身 (生),而繼續輪迴。因為世間常住壞空的無常變化,我們的色身也如同世間萬物而變化,有了生老病死的現象 (老死)。這說明了 "有" "生" "老死" 的關聯。

從這邊我們可以了解,在佛教的因緣觀中,六道的輪迴是因為我們對於種種事物的貪愛,執著所造成的,這也就是這篇文章提到欲望的精靈。但慾望的精靈到底是怎麼來的?他的本質是什麼?佛陀更進一步提出無明與行兩個因緣,無明是指我們執著「有一個不變的我」,忽略掉一切事物都是因緣聚合而生、因緣消散而滅的事實,不明瞭世間沒有單一而永恆存在的事物,卻執著我的存在,進而時時去維護自我、放不下自我,這便稱之為無明。因為這樣的執著,使得我們透過身、口、意所做的行為 (行) 種下種種的業因,讓我們更加深對自我的執著 (識)。

因此,佛法說「無明」是輪迴的根本,是說我們以為有一個我,但事實上這個「我」是因為我們對種種事物的貪愛、慾望所滋長而生的一個念頭,並非真實存在的,如果能夠了解並體會到我們的生命流轉其實是各種貪愛慾望所交織而成,因緣聚散而生滅不已的現象,那麼我們就可以建立正確的知見,更進一步在時時刻刻觀察自己在種種感官接觸不同事物時,是否產生貪求、厭惡的感受,能夠超越這樣的感受而少一分執著,則能夠令我們少一分無明,進而讓我們造作的行為與業識能夠更加清明,而漸漸走向解脫自在的道路。

所以慾望的精靈實在是我們煩惱的根本,而它活下去必須靠我們餵養牠更多的貪心與自我的傲慢心。要隨時檢視自己的心念是否生起貪愛的念頭、是否升起自我為中心的念頭,能夠化解它、不執著它,讓慾望的精靈逐漸消瘦,最終能夠不讓它控制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的生命能夠自在地來去天地之間。

-------------------
轉貼:你能控制慾望的精靈嗎?文/杜荷

某位探險家,意外發現一盞神燈,經過擦拭,出現一個能完成任何心願的精靈。但精靈說,一旦他停止許願,就要殺了他。

探險家起先開心地要求房子、車子、珠寶、妻子……一段時間後,他竟完全不知道自己還想要什麼。後來他想到一個方法,先向精靈要了一枝竿子,再要求精靈沿著竿子爬上爬下,直到他同意才能停止;這樣,才躲過精靈的威脅。

控制住慾望精靈,你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

星期二, 6月 05, 2007

讀書會後-不逃避的智慧:佛法與生命

感謝常理師兄昨天的分享,雖然我沒看過這本書,但之前已經聽過好幾個人推薦。昨天 Dark 有提到一件很有趣也很要緊的事,就是我們對於佛學與學佛的態度。

現代的佛法
資訊科技進步雖然滋長了貪心物慾,但同時許多正向的人生智慧,如佛法,也因為全球化的力量,讓原本散落各地的佛法種子匯流激盪成為貼近現代人的生命態度。佛法在今天有更多的面貌,我們在讀書會的討論當中也發現了,佛法似乎在各層面都能夠應用的上,像是古老智慧的累積所反映出來的一種「一以貫之」的能量。但如果我們去回顧佛法的原始樣貌,會發現我們今日所接觸的各種佛法知見與當初佛陀所揭示的道理之間隔了一層層的面紗。

佛法之所以有八萬四千法門,是因為它是一個包容的宗教,或說是一種包容的生活態度,因此佛法在各地的流傳演進當中,自然而然便加入了當地的智慧與習俗,呈現出看似不同卻互相涵容的種種風貌。佛法有偏向理則論辯的中觀思想,也有偏向心理分析的唯識思想,有華麗莊嚴的大乘法,也有質樸清淨的聲聞法。記得當我初接觸佛法時,小東建議我去看華嚴經,結果我被華嚴經的份量與古今大德的相關著述所震攝,原來佛法是那麼深廣,原本只想上網瀏覽一番,沒料到花了一整晚的時間卻還沒入門。

佛法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看到佛法這麼豐富的樣貌,對於有資訊焦慮的現代人來說自然是如獲至寶,因為它給了我們很多解答可供取用,但當我們用這樣的角度去理解佛法時,卻忽視了佛法本質上所要解決的問題。舉例來說,現代人常常喜歡做報章上的心理測驗,想要藉此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這些心理測驗或許有心理學的依據,但它畢竟是經過簡化、讓一般人容易接受,但卻不完全合乎心理學原理的。佛法可以類比心理學,而心理測驗可以類比我們所接觸到或深或淺的佛法知見。Dark 提到的佛學,是透過閱讀理解所得知的,並非佛法的核心,並不是佛陀所證悟、貼近生命的真實道理。如同食物的風味透過語言文字是沒有辦法被充分體會一般,佛法需要更深刻的理解與體驗。

佛法本質上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常理師兄摘錄《不逃避的智慧》簡介當中的一段話或許可以說明:

在生命旅途中,我們會一次又一次面對各種不同的關卡。在充滿壓力的時刻,我們必須捫心自問:「我為什麼會害怕?我不想面對的是什麼?我為何無法再走下去?」

佛陀在四城門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決心離家修行尋找生命的答案,最終在菩提樹下證悟,所證悟的道理是貼近我們每個人生命的根本問題解答。因此,雖然現今的佛法可以解釋世界上很多的現象,包含六道輪迴、三世因果,但最終佛法並不是要談這些,佛法要談的是我們面對生命的各種關卡時,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做什麼樣的抉擇。若有一個人整天無所事是,沒有方向,他對生命的困擾是:「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佛法可以幫他找到答案。但如果一個人信心滿滿,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佛法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對他便沒有意義,事實上佛陀並不想去解決與我們生命無關的問題,這從經典上面可以得知。 我們可以做個比喻,每個人的生命就像是一個遊樂場,我們可以從佛法中兌換到能在遊樂場暢遊的代幣,但每個遊樂場有自己的代幣,你必須走到自己的代幣販賣機前取得優游於自己生命當中的代幣。你從別人那邊拿到一枚代幣,就像是你去閱讀經典,並不一定能讓你在自己的遊樂場當中快樂的遊玩,這裡指出的正是佛學與學佛的不同。

學佛不是學佛陀的行為舉止
學佛是去了解正確的佛法知見 (聞),審視自己切身的生命問題 (思),透過佛法的知見去處理、解決 (修)。整個聞、思、修的過程就是佛法的修行次第。學佛並不是去模擬佛陀的行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命的題目,重要的是去察覺它 (每個人只要有煩惱就有題目要面對),然後尋找答案,這樣學佛才會有方向,才會有精進的動力 (在禪宗這稱之為疑情)。佛法對人有幫助,絕不是拿個經文或是警語來套用,這樣只是治標而非治本。佛法的修行是要去察覺、消除自己生命當中的根本問題,這才是佛法所講的解脫涅盤,這才是佛法超越一般世間學問之處。如果只是藉由一些方法得到生活上短暫的快樂,問題再現形的時候又掉入煩惱痛苦之中,那還不是真正的佛法。

佛法常用「遮詮」而非「表詮」的方式來說明它的道理,「遮詮」是說明佛法不是什麼,而「表詮」是說明佛法是什麼。佛法要我們不執著,因此不說佛法是什麼,因為只要一說我們就會抓住它,而且我們所抓住的不是事物的真實面貌,是透過我們的經驗、邏輯、習慣解釋而得的表象,是透過有色的眼鏡所看到的世界。佛法要我們放下執著,如果我們不去思索、不去覺察自己生命當中執著的是什麼,而只是看到佛法當中的一句話、一個道理,就抱著它、說它有多好用,那只是另一份執著,它好用是因為它符合你想要的,符合你想要的,就增長你的貪念,有了貪念就會生得失心。用貪念去理解佛法,就如同常理師兄昨天提到的,在一壺裝有毒藥的水中加入清水,它還是一壺毒藥。所以學佛不是去學是什麼,而是去學不是什麼,在不斷修行的過程中,檢視自己,把心中的那把尺拿掉,才能夠用更寬廣的心去認識自己與這個世界。如果把佛法跟自己的生命當成兩回事來看,如何能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呢?

所以這本書「不逃避的智慧」的標題是很深刻的,這也是佛陀的教法最根本的生命態度,是去直視自己的問題,覺悟自我生命的本質,而不是用各種外在的學問、資訊去填塞我們的腦子,模糊我們的視線。

以上想法跟大家分享~ 感恩與大家共同參與讀書會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