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28, 2008

遊民-城市繁榮中的迷失

今天聽一位法師開示有關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的對立與消融,談到依貢獻分配所得的概念。我突然腦袋閃過一部電影情節,那是威爾史密斯演的「當幸福來敲門」。其中有一段情節,我印象非常深刻,是主角帶著年幼的小兒子,因為積欠房租被趕出旅館,在走投無路之際,只得前往遊民收容所,但收容所只有少數的床位,收容所外大排長龍,全都是等待能夠有個地方好好洗個澡睡一覺的遊民..

當想起這個場景,我心中不禁升起疑問:那台灣呢?台灣的遊民又是什麼樣的生活?偶爾會在車站旁、地下道內看到幾個倒臥在地乞討的遊民,心裡面想到的是被詐騙集團所利用的殘障人士。一次比較深刻的印象,是某天晚上在新竹火車站看到一個團體在發放食物給遊民。遊民們沒說什麼話,義工很有默契地遞送食物給他們,偶而某些義工會有比較不耐煩的表情,但可以感受到他們濟貧扶弱的善心是很真誠的,那是城市的一個溫暖角落,也是我對遊民生活觀察最久的一次經驗,但也那僅僅只是不到10分鐘的時間。

我上網查了”遊民”這個詞,當我看到搜尋結果,我有點氣憤。原本期待的是或許有一些熱心的網友,曾經有做過或接觸過遊民關懷的工作,或是進行過田野調查,在網路上 po 了一些文章可以讓我更了解遊民的生活。但我卻看到網路上有很多自稱”遊民”的部落客,說穿了其實是閒賦在家、無病呻吟的米蟲。這樣講可能有點 over,但我覺得兩者的落差實在太大了,許多遊民是因為家庭、經濟、身心等等因素落入城市的邊緣,而成為遊民,但這些資源充足,可以選擇更好生活的部落客,有什麼資格可以稱為”遊民”?在開這樣玩笑的同時,是否發現我們這個社會太缺乏同理心了呢?

回到正題。仔細上網查,遊民的相關研究與調查其實是不少的,但因為許多的研究與報導有時間上面的落差,因此我也很難了解到底目前的狀況如何。從大的方向來看,台北市佔全台遊民的絕大多數,從調查來看,幾乎可以說遊民的問題主要都集中在台北,而遊民本身的問題主要來自於家庭、經濟與身心狀況等因素。台北有幾個收容中心,包含市府遊民收容中心、創世基金會的平安站、以及聖母聖心會的平安居等,但能收容的人數大概不超過200位 (這是蠻久的數字了,現在不知狀況如何),事實上官方數字,遊民人數應有上千位,而實際人數恐怕遠多於此,由此可知遊民生存空間的不足。大多數的人都不喜歡遊民,總認為遊民會帶來犯罪、髒亂、疾病。事實上在一些田野調查當中,大多數的遊民對自己的身分是感到不好意思的,半數以上的遊民也認為自己是社會問題,但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會造成環境髒亂或治安問題。這樣的成見與認知落差,部份來自於政府的福利措施不佳,但更大的問題來自於社會大眾對於遊民的態度,影響了政治人物對這類議題的看法。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waha0815/3/1310526173/20081002151958/

這是一個月前的新聞,北市府編列250萬元經費在萬華區龍山國小旁設立遊民收容所,所內規畫42個床位,仿效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的情節,可讓遊民排隊等侯「一日安置床」提供住宿,當地近一萬多名住戶極力反對,不排除流血抗爭。台北萬華地區是台北遊民的集中處,一位資深的社工員曾提到:「以台北市目前的情況來說,中正區聚集了較多精神病型的遊民,而萬華區則有較多經濟型的遊民。」大多數萬華的社區居民都擔心被遊民騷擾或猥褻學童的事件發生,因此要求市府將遊民趕出去。從要求生活品質的角度來看,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社區生活品質的維持必須來自於社區本身的力量,一萬個人難道無法共同照顧42個人嗎?或許你會說,這不是萬華區居民的問題,是整個台北市的問題,但一個兩百多萬人口的都市,卻無法給42位遊民一個容身之處,這又是什麼樣的道理?

遊民為什麼漂泊不定?或許因為在生命當中,他找不到可以讓自己定下來的選項,找不到可以通往出口的道路。一開始,他感到徬徨、恐懼。但迷失了許久,他心中的一絲光明希望,也隨著最初的恐懼逐漸熄滅。於是,他只能在城市的幽暗處飄蕩,任由生物本能驅使他一天活過一天。遊民與城市中的人們何異?但人們排斥遊民,只因為遊民的形象無時無刻地提醒每個城市人,自己所不願面對的,迷失在城市繁榮中的那個心靈角落。

總有一天,或許就是這經濟蕭條的年代,我們終將要去面對城市之中的遊民,終將要拾回自己迷失在城市繁華的的那份慈悲、關懷、同理的心 ...

星期一, 10月 13, 2008

做出合理的消費決策 - 越洋專訪《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Dan Ariely 觀後感

今天看了 orden 在 funp 的推文(影片) <越洋專訪《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Dan Ariely(03:59)> ,我十分推薦!

這個訪問雖然是英文,但有中文字幕 (youtube連結) 。這短短的影片,有可能改變我們對消費的態度。花少少的時間,卻可以省大大筆錢,對於常常花了錢事後又後悔的現代人,是很值得一看的。

觀後感:這是個消費時代,我們似乎比過去的人擁有更多的消費自由。透過全球化的貿易與發達的網路技術,我們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不受時空的限制。但事實上,我們在獲得自由的同時,我們的物欲也被更加純熟的銷售技巧所操弄,Dan Ariely 藉由我們所熟知的場景,清楚地點出了這個現象,也提出了簡單易行的方法,讓我們儘可能跳出操弄的框框之中,得到真正的消費自由。

其實,Dan Ariely 所提出的方法,就是佛法稱之為「因緣觀」的對治方式。當我們的眼光是侷限的,我們就無法做出好的抉擇,這在佛法當中稱之為貪、嗔、癡三種過失當中的「癡」。「癡」就是對於事物相互影響的因緣缺乏正確的認知,而做出錯誤的抉擇。因此我們必須培養對事物的因緣、因果交互作用更深入的觀察,要了解我們今天的順境、逆境,都是由種種過去我們所做的抉擇與其他因素共同影響的,並不是由命運決定、鬼神所支配或是無中生有的。而今天我們所做的每個決定,也都必然會影響我們的未來。我們的思維常限制在侷限的時間與空間之中,Dan Ariely 提醒我們在消費的過程當中,要把時間與空間軸盡量拉大,用更寬廣的衡量標準,來看我們當下所做的消費決策是否合宜。這樣一來,我們就不容易被當下的環境以及我們的習性所支配,而能夠做出不讓我們後悔的消費決策了。

消費是如此,人生的種種抉擇不也是如此嗎?

星期三, 10月 08, 2008

做心靈環保的部落客

記得三四個月前,在偶然的機會上了funP,看到了五花八門的貼文,讓我在短短的幾天內接收到許多新資訊,讓我興奮的不得了。原本下班回家後習慣進入休眠模式腦子,剎那間又活了起來,而我也因為這個刺激,再度開始寫自己的部落格。

原本,我以為部落格的主流應該是網路新知啦、美食旅遊啦、攝影塗鴉啦、心情故事等等,這些都是很具個人特色,讓人眼睛一亮的題材,部落客們字字珠璣,看過之後總讓我連呼過癮。但過了約一兩個月的時間,我發覺另外有一批貼文,成了另一個主流,那就是政治新聞評論。剛開始看還覺得新奇,但看久了,卻開始為這些文字感到可惜。

我回想起海角七號的魏德聖在描述男女主角在上台表演前深情相擁的這段戲時,曾說他想要傳達的意念是:「不要讓過去遺憾再一次發生。」那是人性當中美好的一面,面對衝突與困難,為了不讓人生有所遺憾,願意尋找更圓滿的答案。在海角七號寫實的劇情中,鮮活地呈現了台灣這個地方傳統與現代的差異、城鄉開發的差距、都市人與鄉下人的爭執、新舊家庭的矛盾、商業利益與地方發展的取捨等種種衝突。海角七號令人感動的,不是真實不造作地突顯這些衝突,而是在這些衝突之上,勾勒出一個化解所有衝突的舞台,在那舞台上,所有的矛盾衝突都化成一股「不再讓過往的種種成為今日的遺憾」的和解力量。那是令人感動、人性當中美好的一面。

反觀這些政論貼文,總是重複著同樣的模式。抓住最新的政治新聞,貼上統獨標籤,冠以政治陰謀,更有甚著,挖出陳年舊帳,大玩連連看遊戲,把自己所擁護的推上天,把自己所厭惡的貶下地,言語尖銳,缺乏理性辨証,有意挑起衝突,卻無意解決爭端。這樣的心態,與魏德聖等人在作品當中期待觸動台灣民眾心中人性良善包容的那一面,有很大的不同。

我看到許多政論貼文的部落客,他們有流暢的文筆,令人會心一笑的幽默。但讓我感到可惜的,是這些文字,被用來挑起人性當中對立衝突的怒氣,而非共謀化解衝突的智慧與慈悲。我們都期待台灣社會更美好,但權力爭奪與族群對立只能把我們帶到這裡。海角七號的成功,說明了台灣社會需要的是透過用心的觀察與體會,將社會上種種的衝突化解為成長的智慧。

我相信部落客握有能夠透過文字影像改變人心、改變社會的力量,希望有機會看到這篇文章的當紅政論部落客們,再您下次撰寫政論文時,思考自己手中握有的力量,與您可展現的超然智慧。

星期一, 10月 06, 2008

海角七號與浮世光影

當我看到那艘離開台灣的日本輪船時,我的回憶霎那間回到了過去。那是幾年前在新竹影像博物館所看的一部電影:《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它敘述二次大戰一位天才早逝的畫家- 黃清呈 的故事。他在三十一歲時旅日學成歸國,未料,所搭乘的巨輪--高千穗丸,遭到美國潛艇的魚雷擊中而致沉船,黃清呈也在這場船難中去世。整部片的節奏緩慢,但它營造出的氛圍,卻令我難忘。

《海角七號》前景的人物故事固然豐富生動,但身在電影背景,那追溯過往回憶的支線卻是我在看這部電影時一直期待的。《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與《海角七號》在追溯回憶這個點上,不僅是故事本身,還有導演的用心都很令我感動。我試著在網路上尋找這兩部片子的連結,是否有人討論它?我只看到網友一段話:

"也難怪這部電影會佳評如潮,跟我上部看的國片《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比...
要不是 Yuki 有去演,我還真後悔去看那部...= ="

這把我拉回現實世界。人心如此浮動的年代,我們要怎麼讓人們靜下來仔細聆聽一個好的故事?這可真不容易。同樣的用心,但不同的呈現方式,結果是極大的票房落差。但無論如何,我認同且尊敬這些影像工作者所做的努力。我讀到一篇海角七號的訪問內容,非常認同魏德聖在談到《賽德克.巴萊》時的一段話:

「如果我拍這個電影,他就是一個武士的精神,一個台灣的精神,在全世界都被遺忘的精神,……可是有人就會說,你拍這個霧社事件,全世界誰要看你一個小小的東方台灣原住民的故事?」魏德聖希望回到台灣民族仇恨的原點,以電影來化解仇恨:「我們希望這個根是來自電影所傳達的文化,是更深,更有厚度感,而不是口號:『我們要加入聯合國』、『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講這個都沒有用,你有沒有根?你的根有沒有真正的扎落在、深入在地球中心?只要這個根產生了,你要想這個世界除名,是完全不可能的。

我在尋找《南方記事之浮世光影》過去的資料時,有人形容它是「一部以台灣的觀點詮釋歷史與生命價值的電影」。許許多多的文化工作者都有同樣的心願,他們都在尋找我們文化的根。《海角七號》或許比起《南方記事之浮世光影》更貼近我們這個世代,因此造就了今天的票房。但想想我們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我們,又是多少過去歷史的累積?想想片中茂伯與鎮代表的過去,那個年代,又有多少故事,值得我們去探索、去追溯?

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希望當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有一天上映時,我們都能夠體會到他的用心,並給予同樣的鼓勵。

星期一, 9月 22, 2008

網上閱讀「921國際反雀巢日」

晚上在 Funp 上看到一篇十分熱門的推文:她╱他們的血在你的咖啡裡—921國際反雀巢日
這篇破報在去年九月所刊載的文章,引起我相當的興趣。相較於雀巢在文中被批評的體無完膚,今天公開承認三合一咖啡產品中含有毒奶粉的金車公司,其勇於認錯的態度反而令網友大聲稱許。

我試著在網路上尋找過去相關的資料,看到了一篇 BLOG 文章。這是一篇少見的,批評者與公司高層主管在 BLOG 上的對話。這個對話起因於一位叫 Robert 的網友在一次聚會上遇到雀巢的高層主管 George,Robert 鼓勵 George 能夠在 BLOG 上與反雀巢的部落客對話,因為 Robert 相信只有對話才能釐清誤解,解決問題,而不是各說各話,使衝突升高。於是 George 在一位名 Frank 的反雀巢部落客網站展開了一場對話:Corporate Community and Ethical Blindness

老實說,這場對話並沒有達到溝通問題的目的,但確實是一個很值得觀察的互動模式。這篇文章的回應者大多是十分理性且有水準的,我看到幾個面向:

1. 這位雀巢公司的 George 不管是否為了公關的目的,但我看到的是,絕大多數企業形象不差的百年企業,它們的大主管們不大容易是那種機關算盡、枉顧人命的商業狂人。因為企業永續經營必然需要靠正面良善的企業治理理念,才有可能維持下去。如同這位 George 在回應當中提到的,他每天都見得到這些主導公司政策的主管,他們跟每個人一樣,照顧他們的小孩與寵物,也同樣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心力,他們並非邪惡之人。...一個百年的企業,就如同活了一百歲的人總有機會犯錯,但絕非惡意為之。不過在運動人士眼中,他們的無心仍舊被放大檢視,因為這些跨國企業是如此的大,影響層面如此之廣,任何小錯都可能對地區造成極大的傷害。

2. 這位好心牽線的部落客 Robert,其實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他希望世界能夠用對話來取代衝突,以理解溝通來促成改變。因為他相信大多數人是良善的。當他發現 George 成為眾矢之的時,他出來提醒大家,他很用心地要建立這樣的溝通管道,請不要把溝通的門關起來,試著陳述觀點,不要以一貫責難的口吻把一個願意出來與社群溝通的企業經理人拒於門外。...

3. Frank這位版主,回應了 Robert 的一段話,讓我非常欣賞,那是一個理性而深刻的表述。他說:我相信像 George 這樣的主管,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他信任公司所為,也因為這樣積極正面的態度,讓他能夠成為這家公司的高階主管。然而像我 (Frank) 這樣的人,我對於這一切抱持晦暗負面的觀點,認為這是一個權力結構的運作,目的是為了增強它的地位。這是由這家公司一群訓練有素、工於心計的人所主導的遊戲(Game)。...Robert,你現在所做的一切,試圖給這家公司一個解決溝通失效的工具,然而我所做的,卻是指出這一切溝通失效所導致的後果。一個人要像你一樣做這樣的事,要具有像陽光般的熱情,所以請不要被我澆熄了你的熱情。請了解我所做的一切,要不斷地挖掘他們所做的錯事,觸怒他們,直到他們彌補所犯的錯誤為止。...

有機會的話,大家不妨可以讀讀這篇 blog 與回應。我在這篇文章所閱讀到的,是一個在相互理解、體會對方立場的前提下,勇於捍衛自我理念的對話。這樣的對話,說實在話,我很少能夠在我們在地的 BLOG 上面看到。我們有堅定的立場武裝自己,卻沒有一顆柔軟的心去接納對方,把共生共榮的地球變成殘酷零和的戰場,這是我們所要的結局嗎?

星期三, 8月 27, 2008

關於八腳雞與無毛雞的傳聞

大家可能聽過很多肯德基的傳說,包含工廠裡面養的是無頭雞等等,當然,也包含今天我剛收到的轉記文章,為了增加雞腿雞翅的產量養八腳雞跟無毛雞等云云。這些講法或許太過誇大不實,大家聽聽也就算了。原本想,或許美國人已經挖過這則新聞,應該會有一些比較合理的說法,因此花了一點時間上網一查,卻發現了另一個真相,而且不只有照片,還有活生生的影片。

美國保育團體 PETA 等針對肯德基在飼養與處理雞隻所做的種種缺乏人道方式進行嚴厲的指控,將飼養與處理雞隻的過程拍成 video,我看了之後,確實覺得毛骨悚然。以下是其中一個穿插說明與養雞場現場的影片 (英文)


其中主要指控的重點整理一下, 包含
1.
剪喙:因為成本考量,雞隻被飼養在狹窄的空間。為了避免因為空間狹窄造成雞隻之間互相攻擊,因此雞隻在幼小時候就被剪去喙,不僅痛苦且因此失去了用喙挑取食物的能力

2. 飼養:為了讓雞隻快速成長,飼料當中添加激素與抗生素,因此許多雞隻因為生長失衡導致無法站立,甚至因為心臟或肺部無法負荷而猝死。這樣短的成長週期,雞隻從出生到宰殺,在農場的時間可能只有不到兩個月,相較於一隻雞若自然成長可以存活10~15年。若我們拿人跟雞來比較,一個可以活60年的人,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在不到一歲嬰兒期就被養到成人這樣大小,並結束生命。

3. 運送:運送雞隻需要耗費人工,人工時間是很寶貴的,工人自然不會小心翼翼地把雞隻抓上貨車。在抓雞與搬運的過程中,粗暴的手法常常導致雞隻骨折受傷,但這些雞隻在這過程中還是清醒並等待屠宰處理的。

4. 處理:屠宰過程當中第一步是將雞倒掛,送至通電的浴池中讓雞因為頭部通電而暈倒,以便斬雞頭的自動機器可以將雞頭斬斷。由於雞在倒掛的時候仍是清醒,因此並非所有雞的雞頭都會乖乖地浸到電浴池中,這也代表說有一些雞可能沒被電暈,是活生生地看著自己被斬雞頭的自動機器斬首的。

看過影片之後我想應該會多少感受到一些震撼吧。有些人可能想說,大概只有老美才會對這種事大驚小怪,但事實上這樣的人道處理動物飼養的觀念其實各國已經紛紛重視。台灣在去年也依據動物保護法第十三條第二項,訂定「宰殺經濟動物之人道方式」之規定。其中包含動物致昏、宰殺、放血等,都有相關規定。

或許大家下次在享受美食之時,可以盡量選擇非大量生產宰殺的肉品,或稍稍減少肉品食用。


PETA製作的 KFC爺爺真相的 電視廣告

PETA的其它團體所作的影片

星期五, 8月 08, 2008

北京奧運開幕式-自我認同的開始

一位網友大大評論北京奧運開幕式是「緬懷過去的中國文化」。這位大大確實點出了這次的開幕式演出中最弱的一環,中國在近代文明的缺席就如同這次開幕演出上下兩段式中間的空白,這是歷史的共業,是必須被彌補的空缺。

舞台中央的卷軸是忠實的歷史的紀錄,也是自我認同的中心。代表中國文化的水墨山水到最後由天真無邪的兒童們用彩色的畫筆呈現出活潑的自然色彩,立意雖佳但鋪陳手法略顯粗糙。這讓我想到以前曾經看過一張網路流傳的照片,是北京為了綠化市區,派人用油漆將路邊的草坪噴成綠色。這個部分的演出反映出北京政府希望擁抱世界潮流,但做法上卻不夠細膩,每每讓人詬病的現狀。

文化創新或許是中國文化尚未走出的道路。但無論如何,中國在北京奧運的開幕式當中確實很用心地試圖重拾了中國文化的自我認同,在全球化的文化衝擊當中,這是中國文化發展乃至於創新很重要的轉戾點。從這個角度,我認為北京奧運開幕式清楚宣告了中國文化即將掙脫歷史共業,走向另一個嶄新的局面。

星期一, 8月 04, 2008

[感想]電影刺客聯盟-尋找自我認同

最近看了刺客聯盟這部片。老實說特效爆破剪接都還不錯,但劇情則有些無厘頭。我不想做電影評論,但對於這部片所談到的自我認同,倒覺得蠻值得探討的。若還沒看過這齣片子,不想知道太多的劇情,就先跳過這篇吧。

刺客聯盟感覺就像是血腥暴力的刺客訓練班,加上一點點「達文西密碼」的故事元素,試圖搞神秘但骨子裡賣的是視覺特效加暴力美學。不過主角從會計成為頂級殺手的劇情安排,確實讓人看著看著不由得做起夢來,會不會哪天自己在辦公室MSN摸魚的時候,被某秘密組織抓去曉以大義,才發現自己原來是身懷絕技的異能人士。

作白日夢是人之常情,對現狀的不滿讓我們在上班的時候總是有身心分離的感覺。有時候我們身不由己地工作生活之際,甚至會感覺這不是我應該待的地方,我能不能逃離這一切?但問題是,要逃去哪裡?

主角雖然有個爛工作、爛老闆,但也不是一開始就敢逃離它的圈子。一開始主角是抗拒的,一直到刺客聯盟找上它,啟發他的異能,他才敢跨出了生命中的另一步。但在生活上,我們有機會靠別人(貴人?)去發掘我們自己的潛能嗎?我想很難。若沒有刺客聯盟,男主角或許一輩子不過就是一個悲慘而平淡的上班族。原因不是因為他沒有能力,而是人常不見棺材不掉淚,我們在生活上若沒有什麼大的轉折,苟且偷安地也就過去了,不會去想突破困境的可能,更不用說做什麼重大的人生轉變。主角或許運氣好(壞?)有人可以點醒他,但我們要靠誰來點醒自己呢?

人生的定位或認同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如果在海中遭難落水,第一要務當然是抓住能夠讓自己浮起來不至於溺斃的東西。但如果抓著飄浮物隨波逐流,等人來救,除非你很有把握有人知道你需要救援,而且知道你所在的位置,否則跟等死沒什麼兩樣。我們巴著手邊的爛工作,又做得心不甘情不願,就像是那個在海上抱著浮木在飄流的難民。如果只知道保命,卻不知道該往哪裡去,放棄積極求生的機會,到最後撐不下去,還是死路一條。但若能夠靠著手邊的浮木,給自己時間看清環境,尋找上岸的方向,就算最終失敗,至少是抱著一絲希望離開。

因此,我們要檢視自己的生命是在什麼樣的狀況。我們是靠著浮木在四處飄流?還是往上岸的方向游去?當我們發覺自己正無意識地四處漂流,心中動了一個念頭要改變它時,這個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這就是觀照的力量。

當然,我們的生命不會只靠一個念頭就有180度的轉變,但若我們在生活上有更多的觀照,甚至從觀照引發行動,那麼累積一點一滴的改變,便有足夠的力量去改變我們的命運。但請記得,所謂的觀照,是去認清自己的處境,了解自己當下的狀況,觀察自己的心念,思考自己該走的方向。而不是隨意拿一個別人的價值觀、別人的一段話,囫圇吞棗地當作是自己的目標,那只是放掉一根浮木去抓另一根浮木,並不會讓自己的處境變得更好。

星期五, 8月 01, 2008

生是為了死亡作準備

聽到這樣一句話:「生是為了死亡做準備」。對於死亡,我腦中僅有一點模糊的想法,其實是有點偏向人死是歸於虛空,不存在的 (佛法稱為斷滅見)。因此,聽到這句話,第一個直覺是:若真如此,生命有何意義呢?僅是為了一個結束而開始,豈不白忙一場?

仔細去推敲死亡這件事會發現,其實死亡是很特殊的一個東西,所有的生命到最終都會面臨死亡,它是一個無可避免的因緣,若我們試圖否定它的存在,將只是徒增自己的困擾而已。我們的全身上下每個細胞,都在為了「我」這個生命體能夠存活而盡心盡力,不停地嘗試對抗死神的到來。因此,當我們的身心逐漸走向衰敗,我們便變得焦慮不安。可是,這種為了「我」的存在而於死亡對抗的戲碼,天天都在發生。可以說,我們的一生,就是一場對抗死亡卻以慘敗收場的戲碼。

因此,與死亡對抗不見得是生命最恰當的方式,那是一種否定人終將死亡的鴕鳥心態。「生是為了死亡做準備」,想想其實有他積極的意涵。死亡若是必然的,與其對抗它,不如為它做準備。準備並不是要買一個棺材或塔位來放,而是認清生命的軌跡,必然走向死亡的終點 (與另一個起點),將生命的軌跡以更精采的方式去揮灑,而不是花在與死亡對抗之上,相信生命會有更美好的呈現。

從這個角度來看生命的意義。若我們的生命意義在於彰顯自己的存在,讓自己得到更多 (財)、有更多的享受 (色)、為眾人所認同(名),那只是在一個必然結束的生命上尋求它存在的價值,如同在一個即將枯萎的樹苗上澆水,當生命結束,我們為生命所做的一切便再也找不到它的意義。然而,若我們的生命,是清清楚楚明白「我」的死亡必然降臨,能夠跳脫自我中心的框框去擁抱這個世界,在與這個世界的互動之中描繪出生命的軌跡,那麼,在因緣消散之際,生命的價值將留存在這個世界,而非與這段生命一同回歸塵土。而這樣的生命,或許才有它的價值。

孤獨反映出自我的貪欲

有人說人註定是孤獨的。當我們與週遭格格不入,我們感到孤獨。孤獨感讓人不安、沮喪、意志消沉、喘不過氣來。不過,它也不全然以負面情緒呈現。有人說天才是孤獨的,孤獨披上華麗尊貴的外衣,似乎又成為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悲壯情懷。但無論孤獨用什麼面貌呈現,卻脫離不了人們本能的貪欲。

人從出生開始,就不斷地往死亡走去,為了生存,我們的本能驅使著我們的身心,抓取任何能夠鞏固自我、讓我們賴以為生的資源,讓我們抗拒死亡。嬰兒透過哭鬧獲取父母的注意力,兒童與青少年以強烈的學習能力來獲得生存所需的知識技能,入社會的我們為了糊口、累積社會地位,努力在工作上力求表現。有了家庭,步入中年之後,發覺到「我」已經不再風光,便將自我的存在寄託在下一代身上。到老年時,當意識到自己的身心逐漸在衰老,面對死亡的不安恐懼之時,養生抗老成為自我安慰僅剩的方法。

孤獨感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許多年輕人在成長過程當中,因為對社會的不適應、不認同,產生很深的孤獨感。許多成年人,因為人生際遇、社交網路的困乏,也產生很深的孤獨感。更有許多人因為自我價值的不被認同、無所依靠,而產生知音難覓、漂泊不定的孤獨感。尋求連結是生存的本能需求,當需求不能被滿足,便產生不安的感受。我們的心是魔術師,變化出逃避與防衛兩種外衣來掩飾不安。用種種的方式去麻痺自己,是逃避孤獨感的消極手段。將自己塑造成千山我獨行的悲劇英雄,則是一種自我防衛的積極手段。

但無論哪一種作法,我們都不願真實面對,其實孤獨的本質,是鞏固自我的行動失敗所產生的失落感,而不是一種天生的宿命。當我們緊抓住自我的欲望,想從社會連結當中取得滋養欲望的養分,而遇到阻礙之時,孤獨便悄然而至。我們害怕失去自我,卻又想得到些什麼,於是讓孤獨成為了我們的好友。當我們說孤獨,我們看到的是社會背離了我們的欲望,於是我們否定了社會,但我們卻沒有發現,大多是因為我們成為了欲望的傀儡,才讓我們與社會產生了疏離感。

面對自己的欲望,才能真正的看清這個矛盾。在不了解欲望的本質,而囫圇吞棗地將它誤認為是自我存在的價值而去鞏固它,是孤獨感的根源,也是煩惱的根源。

星期四, 7月 24, 2008

忍不住瞄一眼

有時候看到身邊的人眼睛盯著遠方,視線緩慢移動,臉上露出專注又略顯呆滯的眼神,模樣十分逗趣。若順著他的視線看去,就會恍然大悟:「喔~ 原來是有辣妹/帥哥走過去啊~」

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看起來挺可笑的,但發生在自己身上,可能就醜態盡露而不自知了。不過誰不會這樣呢?我騎摩托車總是習慣四處張望,看到有趣的東西,就會忍不住多瞄一眼,這種反射性的動作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只是最近練習觀察自己,才發現這毛病還真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佛經裡面有個故事,佛陀的堂弟難陀比丘當時已經修行證道成為斷煩惱的阿羅漢了,但坐在男女眾之間,還是會習慣性地「眼先視女眾而言語說法」。原因是因為難陀過去的色心蠻重的,所以雖然經過修行證道,如有經驗的牧牛人牧牛一般,已經能夠駕馭自己的心,但過去的習性尚未完全斷盡,所以還會有一些小毛病。

這個故事不是要告訴大家說反正連這麼有成就的修行人都如此了,那我們這些凡夫看到好東西忍不注瞄一眼有什麼關係?重點不在於做了什麼,而是為什麼會這麼做? 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其實自己蠻多念頭在這「瞄一眼」的瞬間冒出來的。

視覺對動物是很重要的,要活下來,就得要覓食、躲避攻擊,這都需要視覺的配合,所以我們的大腦視覺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看到的影像與記憶作大量比對,找出什麼是有趣的、什麼是沒有趣的,如果發現有趣的東西,就會把這個訊息告訴大腦,就像是雷達一樣。接下來的動作就是重點了,雷達如果發現了有趣的東西,會勾起我們什麼樣的反應,跟我們過去的經驗或習性有關。好東西會勾起我們追求的欲望,不好的東西會引發我們的防衛心,這就像是磁鐵相吸或是共鳴,幾乎是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若只有這樣,那還沒什麼,但這些勾起的欲望或防衛心會讓我們生起一些念頭做出行為,為了是更進一步增強我們的欲望跟防衛心。就好像在路上看到美女帥哥瞄了一眼,眼睛為之一亮,視線還會繼續抓著不放,就是我們的欲望遙控著我們的眼球,告訴自己還要再多看一些。怕蟑螂的人瞄到蟑螂一眼,可不會馬上拔腿就跑,肯定還要多瞪個幾眼,甚至大叫幾聲,讓自己全身上下都處於備戰狀態,才會有所反應。

當自己的欲望證徜徉在美妙的時光當中,緊接著上場的是我們的理智,這時候念頭就開始複雜起來,好像三姑六婆圍著在鬥嘴一樣。有的像訓導主任開始背校規給你聽,有的像生物老師告訴你這是正常的現象,有的像是靈修師一樣要你 "follow your heart",有的像是酒肉朋友一樣跟你說「想那麼多幹嘛,開心就好。」,這時候就看誰的聲音大,我們就聽誰的。所以有的人看起來總是潔身自愛 (or 道貌岸然) 的模樣,有的人則是走路都可以走到撞電線杆,都是多方角力的結果哩。

「瞄這麼一眼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我們的念頭真的還蠻精采的,只是我們不見得觀察的那麼細膩,或不想知道那麼多。但至少我們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是由很多過去的習氣、經驗、學習思維所影響的。有人常常會覺得自己有些習慣不好想改,但試了幾次失敗,便打退堂鼓,安慰自己說:「這就是本性啊,改了就不是原來的我了。」如果真心這麼想那也就罷了,但如果下次因為自己的「本性」而吃了虧或壞了事,到時又覺得自己真不爭氣,很後悔,那就得不償失了。

到底「本性」能不能改,該不該改? 有機會再來研究了~

星期五, 6月 27, 2008

從苦到無苦

禪修園周四的禪坐共修目前讀書會討論的是聖嚴師父「真正的快樂」。這回討論到苦,我們談了一些生活當中切身的苦。老病死苦是大家比較能夠深刻感覺到的,至於求不得的苦則有時隱誨不清。

佛陀說無常故苦,而苦的起因是眾生的無明愛欲,其中的核心是對自我的執著。因為執著有我,所以任何不如己意的事都成了苦,但以我為中心去追求離苦的快樂,卻只是帶來更多的苦。若能夠不再執著我,無所謂如意或不如意,則逆境現起也不以為苦了。

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佛陀當初思考人如何能夠離苦得樂,原本的命題是"我"如何能夠不再"受苦"。但最終所得到的答案卻是只要"無我"就不會"受苦",這樣的答案雖然是一種超越,但似乎也是一種焦點轉移,把現實的問題拉到另一個很高的層次(無我),這樣的答案能否讓人感到欣慰?

仔細思考之後,我發現自己落入有"我"與"無我"的窠臼當中,才產生這個問題。清楚的說,"無我"就不會"受苦",並不是指我們要從"有我"修練成為"無我"。事實上,"我"本來就是因緣和合的綜合體,所以原本就是"無我"的,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無我"並不是要修練另一個什麼。只是我們誤以為"有我",才造成種種的煩惱,而覺得苦。

所以佛陀所開示的並不是要我們無視於自我的存在,藉由心靈的鍛鍊而離苦得樂。這樣的方式僅僅是壓抑,並不是真正的離苦得樂。佛陀的教法是要我們深刻體會到 "我" 是一個虛妄不實的觀念,當我們能夠觀照我們種種的身體、心理活動,都是在建構一個虛妄無常的我,就能夠了解到苦來自於對這個「虛妄無常的我」的執著。就好像在沙灘蓋沙堡的小朋友,為了海浪沖倒了自己辛辛苦苦堆起來的沙堡而生氣不已,我們則為了鞏固這危脆不實的「我」而感到苦不堪言。若我們了解到「我」不過是如同沙堡一般的存在,那來來去去之間,就能少一分煩惱,多一分自在。

而要能夠對無我有正確的認知,除了建立正確的觀念(佛法所說的正知見),也需要對自己的動心起念做細微的觀察,才能夠更深刻的體會這個事實。

因此,一開始覺得苦,進而調整心態、知足惜福,而能夠作到不以為苦,這還不是最究竟的。若能夠更進一步了解苦是來自於對於「虛妄的我」的執著,破除最堅實的「我見」,能夠體證到無我的深刻意涵,則任何執著自然就變得沒有任何意義,當下就從「不以為苦」而達到「無以為苦」的境界。

星期四, 6月 19, 2008

[整理] 智慧的修煉

聽 果煜法師 《智慧的修煉》開示所做的簡單整理:

學佛有三種人 - 聽法便能統合,聽法無法統合,有聽沒有進大多數人是第二種,

(1) 需要定的工夫才能加以統合,若僅只是到處聽而不加以統合,
就像是不斷的挖礦沙卻不去精煉,便無法成就。
(2) 另外,聽了沒有切身的感受,自己不認為是重要的事,也就是
缺乏對生命的疑情,便沒有精進的動力。

因此智慧、修定與疑情三者是相關的。

疑情 --> 聞 (原始->大乘->宗派) ---> 思 (矛盾當中超越)
---> 修 (定/觀、參 [業障] ) --> 證

觀 --> 以正知見觀照起心動念,四念處觀、因緣觀等
(以正知見的大刀掃除業障)
參 --> 直接面對生命的重要疑情 (因我見而起) 並勘破它

1. 智慧 vs. 煩惱 ==> 智慧無煩惱
==>無煩惱者卻有可能僅是逃避壓抑而非智慧
2. 智慧 vs. 思維 ==> 無分別智
==> 智慧並非遠離語言文字或思維,這樣只是更封閉,
而應該是不以我為中心的取捨分別
3. 智慧 vs. 自性 ==> 自性本自具足
==> 性為普遍性、原理原則,但相則是因緣變化,
智慧的升起仍需靠內外因緣促成

求智慧 => 並不是靠一次禪七、也不是靠一次頓悟就完成的。

智慧==>精準的抉擇統合、巧妙的判斷、開放的視野

星期一, 5月 26, 2008

[整理]六祖壇經禪修營法師開示

昨天果煜法師為禪修園六祖壇經共修告一段落,大眾所提的問題進行開示,其中有一些修行次第相關的觀念釐清,對未來自己修行相當有幫助,以下做一整理。

法師提到八正道的修行次第,就是以正知見為基礎,進而思維,並在生活當中 (正語、正業、正命)不斷修正、剝捨我見,才能進一步提起精進心,達到正念分明,而無時無刻在正定之中。

其中正知見的「知」是思維邏輯的,而「見」則偏向於體證。

六祖壇經強調以見性而不著相為修行的基礎,但一般人對於見性,卻又落入頓悟的誤解中,對見性的境界感到遙遙無期。若無漸修的基礎,頓悟則無可能,況且見性也非得頓悟不可,它可以是個漸進的過程。從正知見下手,以內銷無明愛欲為方法,從粗重的習性、我執開始,如剝芭蕉般一層層剝捨。當剝到自己生命當中重大的執著,疑情自然現形,此時可改以參禪法門來參究疑情。這比過去常用一個祖師公案當作話頭,參老半天還不容易產生疑情,要來得有效的多。

若修行過程中沒有起重大的疑情,也無須擔憂。人一定有疑情,否則便已經開悟。一般人疑情因種種習氣外緣所覆蓋,應以修定方法讓心思稍微穩定下來,並以內銷無明為漸修的方向,即使未升起重大疑情,如雜阿含經所載之四果聖者之修行階位一步步成就,也能趨向於見性、解脫之道。

禪宗所謂心性,即是佛性,佛性是諸法實相,諸法的無常、苦、空、無我性。經中說諸法實相是在心行滅處,心性如何是佛性?所謂心行是指作意分別,作意分別之心並不相應於諸法實相,因此說心行滅處。心本有覺照的能力,心不作意取捨而能如實分別萬法,則心性即是佛性。因此我們要了解修行的目的並非停滯不動,使心制於一境,而是在任何境界都能夠做到心不以我為中心而生分別執著,了了分明隨緣映現,才是修行的正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