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9月 19, 2012

[想] 食物與生命 (12/9/19)

常常可以聽到身邊有人說:「我知道這個不能多吃,但沒辦法,就喜歡吃咩!」

今天剛看到一個網路新聞,說美國預計2030年將有40%的人都是胖子。我們知道人類喜歡攝取熱量,喜歡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喜歡油炸、燒烤的東西,是有它的道理。有這麼一個說法,說在遠古時代,因為食物缺乏,所以許多動物,包括人類,只要有機會攝取熱量,就會不斷去吃,並以脂肪的形式囤積在身體裡面,所以人類喜歡攝取熱量,會變胖,是一種物種生存的優勢,讓我們可以比其他不喜歡攝取熱量的族群,更適合在遠古社會當中存留下來。同樣的,喜歡吃肉類的習性,可能也是一種類似的機制,因為肉類所富含的蛋白質,能夠讓喜歡吃肉的族群,可以長得更強壯,在生存競爭中,占有更大的優勢。甚至喜歡燒烤的味道,可能也是一種類似的習性,因為肉經過烹煮之後,可能更容易為人類所吸收,也比較容易保存,而不至於因吃了腐敗的肉類而產生疾病,因此喜歡肉類燒烤的味道,或許也是一種生存所演化、流傳下來的一種特徵。

然而,在過去讓人類可以生存的更長久的優勢習性,在現代,卻變成一種生存的危害。當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物資不再如過去缺乏,這些飲食習性反而成為長壽的障礙。當40,50歲開始,代謝機能不像年輕時這麼旺盛,身體累積過多的有害物質的結果,心血管疾病、癌症反而成為人類死亡的主因。換句話說,過去讓人類可以稱霸地球的DNA,成了人類活得更長久的最大敵人。

或許我們會想說,從演化的角度,或許人類這方面的DNA會因為環境等因素慢慢地改變,因為未來吃的健康的人會活得比較久。但問題是這必須要等到飲食習慣嚴重到會危害生育能力時,這樣的演化才有可能會發生。怎麼說?以現代人飲食過當,可能原本可以活到80歲,變成65歲就掛了,但這並不影響到他所養育的後代數量多寡,因此他的基因還是會順利的遺傳下去。但如果飲食過當的危害,嚴重到原本可以活到80歲的,只能活到40,50歲,甚至影響到生育或養育的能力,那就有可能啟動演化的機制,使得飲食正常的人,基因比較能夠在未來留存下來。但畢竟這種狀況是太嚴重了,目前看起來"或許"並沒有發生這樣的現象 (但塑化劑等等或許有可能有此威力),要等飲食本身危害到人類生育養育的能力,我們的飲食習慣才有可能改變,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我們不會希望它發生。

現代醫學越來越進步,透過很多方式可以延長生命。但我們看醫院、療養院的老人就知道,現有延長生命的醫學技術,事實上常常不能帶給人們長壽的樂趣,反而帶來更多的痛苦。因此,人類必須要面對飲食對人類壽命的影響,找出一些適當的對策,若能夠改變人類飲食習慣,就有可能讓人類壽命延長,並且是有品質的活下去。在這種狀況下,一個人活得越久,對社會的貢獻會增加 (相較於疾病造成的社會負擔),也就能夠正向地觸發演化的機制,使得偏好正常飲食的DNA能夠保存下來,而產生長期的影響。

其中一種對策,是比較合乎人性的,就是做出好吃而且負擔較少的食物。雖然說人類的飲食習慣有從遠古保留下來的頑固性,但也並非無法改變。台灣的飲食習慣就比起大陸要來的清淡;台灣的飲料,1,20年前跟現在比較起來,甜度就少了一些。這表示說,只要能夠找到適當的切入點,飲食的習慣還是可以慢慢撼動的。這麼一想,讓我對於用心在研發健康美食的廚師們,增添了一分的敬意,透過他們一點一滴的努力累積下來,或許能夠讓人類的飲食基因往正向的方向移動,進一步讓人類的壽命可以有品質的延長,這比起醫療技術拖長人類壽命的方式,是好得多了。

星期二, 8月 28, 2012

[想] 為了什麼而活著?(III) (12/8/28)

在生命的循環當中踢到了鐵板,這個問題變得顯而易見。一旦嬰兒長不大,青少年書讀不好,出社會賺不到錢,成年了沒成家立業,問題就大條了。在生命預設的循環當中不停奔跑,固然是相當荒唐而尷尬,但似乎偏離了生命的道路,痛苦更是接踵而至。

年輕人不讀書,出社會怎麼賺錢養自己?
出了社會賺不到錢,怎麼活下去?
成年了沒成家立業,老了誰要照顧?要怎麼延續香火?

人一輩子都是為了生存與繁衍在操心,因為基因當中預設了種種的自我保護機制,讓人在平安的時候感到快樂,危險的時候感到痛苦,這樣一來,人就會乖乖地帶著基因繼續生存、繁衍下去,從這個角度來看,人是被基因所操縱、奴役了。人類發展出思維的能力,能夠質疑活著為了甚麼,似乎給了人類一個機會,讓我們有機會從這循環當中跳脫出來。

當我們活著,不為了吃喝拉撒,讓我們的肉體活得更長久;當我們活著,不為了讓我們有更多人際網絡來支持我們的生存;當我們活著,不為了讓我們能夠找到繁衍後代的對象。當我們活著,不為了回應這些生命原本的預設,還能為了甚麼?

[想] 為了什麼而活著?(II) (12/8/28)

為了不讓生命變得沒有意義,於是人們開始運用演化而來的高度智商來自我建設。一個人的思考畢竟有限,所以人們學會了把它寫下來,或是口耳相傳,供他人參考,具體來說,包括偉人的傳記,或是風俗習慣,都有類似的效果。

常聽到長輩說,年輕人一定要看看偉人的傳記,這真是為了年輕人好。與其個人自己去掙扎痛苦,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不如參考別人自我建設的成果。偉人把自己的生命過得這麼有意義,直接拿來用,不是很棒嗎?

 另外一個重要的參考,就是社會的風俗習慣,大家都這麼作,跟著這麼作準沒錯。觀察各種原始社會的禁忌跟傳說,就可以了解,許多禁忌跟傳說都是透過賦予生命意義,比方說為了祖先的神靈、為了遠古的誓言等等,自我建設,來讓種族、社會可以平靜沒有疑惑地延續下去。.

出生之後,活著是為了長大。長大之後,活著是為了學習。學習之後,活著是為了賺錢。賺錢之後,活著是為了成家。成家之後,活著是為了持家,讓小孩子可以出生、長大、學習、賺錢養活自己。在這個生命循環過程當中,社會賦予每個過程各種意義,讓我們可以沒有疑惑的往前努力走下去。但知道人活著就為了這一個個階段性的目標,是否就能夠讓人感到安心?

[想] 為了什麼而活著?(I) (12/8/28)

人為甚麼而活? 日前好奇號從火星傳來多張令人驚嘆的照片,一片高山荒漠,彷彿遠古的地球,不禁讓人興奮地想像,或許火星也跟地球一樣,有著生命的蹤跡。

生命,預設著生存、繁衍兩個強大的力量,使得生命就像小時候遇水就會脹大好幾倍的海綿玩具,或是上緊了發條,一放手就會到處亂跑的小汽車,一有機會,就會保護自己、適應環境、然後讓自己壯大、延續下去。若不是這樣的力量,像火星一般死寂的遠古地球,怎麼能夠演化出這麼精彩的生態環境?生命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生命存活下去。身為「高等」生物,人的基因當中更是蘊藏著豐富的生存、繁衍密碼,這密碼就像是一套套劇本,用來幫助生命對付環境的種種變化。經由演化論、DNA的解譯,我們發現,人活著的目的,不出一切生命的原始動機,是為了更有技巧的活著,延續生命。

但這樣循環論證的答案實在無趣,好像咬著自己尾巴的貪食蛇,既愚蠢又尷尬。人類演化出思惟的能力,當然無法接受自己就像在籠圈裡面不斷奔跑的小白鼠,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於是得千方百計編出安慰自己的理由。「為了甚麼而活?」變成了重要的問題,如果沒有答案,我們會相當的不安。

原本為了維持人類生命所演化出來的高度智商,竟變成質疑生命的最大敵人。

星期日, 6月 10, 2012

[心得] 前世今生到人類起源 (12/6/10)

今天看了講人類起源的科幻片「普羅米修斯」,突然想起上周在禪修園討論的一個話題「前世今生」。佛教雖然順應印度當時的觀念,承認三世(過去現在未來)輪迴的說法,但一個人若要溯源看到過去世,就有很多需要討論商榷的地方。

我們以為回到過去,或許能夠解決現在的問題,因為或許過去的一個小小的因,導致今天大大的後果。同樣的,科學家也想追求人類甚至宇宙的起源,看能否確認初那個最單純的因,但事實上這不但違背事實,也有很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信以為真。

舉一個例子。有看過街頭繪畫藝術家,透過透視手法將平面的街道一角,畫成一個可以有深度、可以走下去的梯子嗎?遠遠的看,那些作品真的可以亂真,彷彿 2D 變 3D。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的腦子,能夠巧妙地將一個2D的影像,融合過去的經驗,解讀成一個立體的物件。如果從沒看過梯子的人,可能不見得能夠把這樣的作品解讀為一個可以走下去的梯子。同理可知,假設一個人記憶中曾經有一幕過去世的3D影像,經過輪迴而帶到了這一世,這一幕影像,就能夠透過腦的作用,摻入各種過去現在的經驗,成為一連串歷歷在目的動作或故事。

有的人透過催眠、儀式或是參加尋根之旅,對過去世有很明顯的感應,因為身歷其境,對於過去世的種種便深信不疑。但從現實來說,這些感應到的過去,確確實實只是過去種種經歷在當下的你的腦中所呈現的一個投影而已,就如同街頭藝術的塗鴉實際上只是一個平面,而非真真實實的立體物件。因此,勿以為這些現象就是真實的存在,是很大的一個問題。

我們不需否定看到的東西,但要用甚麼樣的態度去看待它,卻是需要仔細想想的。既然我們所見所聞,是過去的一部分,我們就不能否定它的呈現,有它背後的原因。但追究下去,是否看到的是更明確的事實,或只是更加紛亂的猜想?理性地來看,既然現在所見的過去已經被我們的腦子加油添醋了,過去世這些影像所發生的原因,肯定是更難去尋找它的起因。但已經看到的過去,我們要怎麼去面對? 應該要回到當下,去看這些或許不全然真實的事件,對當下的自己有何意義? 如果它能夠解決我們當下的煩惱,那就留下來用,若它不能解決我們當下的煩惱,只是把這一世的煩惱擴大,變成三世、五世、無量劫以來的問題,搞得不可收拾,那反而失去了當時回溯過去的意義。

不要說過去世,光是年輕時、小時候的過往,都能夠讓我們沉溺許久。但就算我們再怎麼作白日夢,過去的種種再怎麼樣清晰的呈現在眼前,我們也無法回到那個曾經存在的過去,因為我們已經不再是年少孩童的我們。

所以回顧過去,還是要以認清當下為目的,才能找出迎向未來的動力。不著於相,才有大用。

星期二, 5月 22, 2012

十二因緣 - 解讀生死愛欲的根源 (生命的意義)

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醫學越來越進步,我們對於死亡的了解,有時反而更模糊。

我家在馬偕醫院附近。早晨,我騎著車從建中路轉進光復路前,會遇到一個紅綠燈。在等紅綠燈時,我不只一次看到這樣一個景象。一個眼睛幾乎睜不開的老人,動也不動,捲縮在輪椅上,被一個外勞看護,從斑馬線的一端,緩慢的推向斑馬線的另一頭。

我說不上這個老人是活著,還是已經死了。就科學的角度,我們有許多指標可以衡量人是生是死。一旦用指標衡量,就不免會有灰色地帶。於是昏迷指數、植物人等詞就因運而生。可以想見,依照科技發展的速度來推估,不用太久,人類可能有一天可以作到「技術上」死不了,因為我們可以把器官換新,或用其他器材取代身上敗壞的器官。目前人腦與電腦的界面 (Brain-Computer-Interface) 研究越來越多,當哪天晶片運算儲存的技術到達人腦的等級,就算人腦故障了,電腦也可以接手處理那些工作。

這樣一來,死亡便成了一個嚴肅的題目,在未來,死亡將不是必然、而是一個選擇。這是否代表人突破了生死的極限?不是的。當這天來臨時 (事實上現在就已經是如此),我們反而必須更加明白生死的意義,才能夠決定人類該怎麼繼續走下去。就如同海灘上的沙,需要小朋友去玩它、捏它,才會在海浪拍打侵蝕之餘,搭成一座座的沙堡。人生命的延續,取決在許多的因素促成,一旦少了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生命就會隨時間凋零。即使在未來,我們可以選擇不死,但要延續原本無法支撐下去的生命,將會耗費比延續健康生命更多更大的資源。若這是可以選擇的,你我該如何選擇?

查看了一下網路上的資料,有許多針對人口老化健保支出的研究。這些研究套用了各種趨勢與模型,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健康效益與經濟效益像是橘子與蘋果,要怎麼樣作取捨比較?就經濟現實來說,即使有一個模型告訴我們,平均餘命增加,對於健保總支出而言是降低的,但並不代表人越活越久就是OK的。因為支出減少,收入可不能跟著減少,否則經濟就是負成長。但一個社會平均餘命增加,不代表人有更多時間賺錢。如果活得越久,能賺錢的人比例卻越來越少,這個社會只會越來越窮。用資本主義的思考邏輯,人的生命長短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人活著可以為社會賺多少錢。

這些研究圍繞在一個錯誤的前提下作分析,想必很難得到讓人安心的答案。但把人的生命健康拿來與金錢一起衡量,真的有錯嗎?

生、老死是人人都知道的現象。在十二因緣的推論中,生、老死,是緣自於愛、取、有三者。因為有對事物的貪愛 (愛),所以想要擁有它 (取),而作出一連串的行為 (有)。而這一連串行為的具體表現,就是生、老、病、死的循環。

資本主義藉由貨幣,而達成需求與供給之間有效率的調節。所以錢,可以說是資本主義社會最明確的指標,告訴我們這個社會的欲望有多大,被引發、被滿足的慾望有多少,可以說錢就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生命指數。既然如此,把個人生命指數 (健康) 與社會生命指數 (GDP) 作連結,可以說相當的貼切。

我們當然不會承認錢等於生命。但我們從十二因緣當中所提到,「生老死」緣自於「愛取有」的事實,可以發現,我們的生命,緣自於不斷的追求。更深切的說,不斷的追求,就是生命的意義。

人類用智能充分地展現了生命的意義,在短短的幾個世紀,人類在地球上不斷地追求,不斷地消耗資源,滿足更多的欲望。在短短的幾個世紀,將地球的資源作最大的運用,這或許也算是人類的一種成就。但當資源逐漸不足的今天,人類生命的追求,似乎已經到了一個轉戾點,不能再往同一個方向前進了。

如一開始所問的,若人類的生命能夠不斷延續下去,下一個階段,生命到底該追求甚麼? 生命延續的價值是甚麼?

星期一, 5月 21, 2012

十二因緣 - 解讀生死愛欲的根源 (初章)

人對於生死一定是好奇的。

有的人很怕死,知道生死是生命當中最重要的事,所以有錢的花錢消災延壽,沒錢的也得想盡辦法苟且偷生。有的人不怕死,覺得世間沒甚麼好眷戀,死後甚麼都不見了,有甚麼好怕?有的人,如科學家,看似對生死沒有興趣,但卻對地球、宇宙的起源跟滅絕,非常有興趣。但話說回來,如果人沒有誕生在這個宇宙,宇宙的起源跟滅絕又干我們何事?

有的人從來就不想生死的問題,這個花花世界有這麼多事物可以好好享受、體驗,何必去管那些虛無飄渺的課題?但如果人沒有生死,這個世界還會如此繽紛多彩嗎?

蜜蜂喜歡花,因為花提供花蜜讓蜜蜂可以存活;動物喜歡異性,因為繁衍讓物種可以生存下來。我們喜歡吃某種食物,因為我們的身體以為那是營養的,可以讓我們存活的更好 (雖然我們的身體常被今日的食物給騙了)。我們被某人所吸引,因為我們跟對方在一起有安定 (生存) 或是激情 (繁衍) 的感覺。這些生活當中的享受與體驗,喜歡的、討厭的,大多是與生死息息相關的,只是我們沒有發覺。所以我們以為生死的課題距離我們遙遠,但事實上我們每天的喜怒哀樂,多少都與生死有關。

所以貪生怕死的人不見得有錯。它們認定生死是大事、是主角,其他都是陪襯、是配角,所以不只想要活下來,還想要活得長久。但生命的長短代表甚麼? 一個珠寶盒雖然小,裡面裝的可是昂貴的寶石,一個垃圾袋再怎麼大,裡面塞的也就只是垃圾。貪生怕死的人,最大的問題不是在於貪甚麼、怕甚麼,問題在於不知道自己在貪甚麼、怕甚麼。莫名其妙地讓自己成了跑圈裡的小老鼠,一輩子就在裡面轉不出來。

不怕死的人相當瀟灑,有的不但不怕死,還喜歡找死當樂趣。因為活著不知道生命有甚麼意義,就把結束生命當成活著最大的意義。小朋友最喜歡拿東西去戳牆壁上的插座,因為不知道那是甚麼東西,在手還沒被電到之前,好奇心大概停不下來。

學科學的常常對死沒有興趣,因為沒有辦法觀察,但奇怪的是,講到宇宙起源、生物滅絕等等百萬、億萬年等級的事件,跟自己這一輩子八竿子打不到的事,卻又相當好奇。追根究柢來說,這是近鄉情怯的情結作祟。科學講求理性,但談到生死這種與自己切身的事情,卻找不到一個理性的參考點,與其各說各話,不如就不要談了,說說億萬年以後的事,大家反而安心、理性許多。但連當下的生死都沒有共識了,誰能保證你講的宇宙跟我說的宇宙在億萬年以後還是同一個啊?

所以說,人對生死一定是好奇的。但有的人是光明正大,還帶敲鑼打鼓;有的人表面上不屑一顧,但心裡面卻千百個問號;有的人愛吃又怕羞,在旁邊東張西望,就不願意承認。既然生死是讓人好奇的,那在還沒死之前,我們要怎麼樣去了解它呢?

古今中外有很多聖賢哲人都講生死,其中有一位講生死,講到極致,把生、死、愛、欲與「資訊」給串在一起。 沒錯,資訊。而這個資訊的流動方式,後來被整理成為十二個連鎖的對應關係。這個對生命現象的獨特解碼方式,就是佛教所說的十二因緣。

星期一, 5月 14, 2012

[產業] 分享 讓台明將成為玻璃大哥大


今天早上在壹電視上看到專訪台明將玻璃的總經理林肇睢,覺得非常特別。

原本是一個家傳的事業,但在林總經理大學畢業之後,回到家鄉鹿港,機緣之下長期參與了地方媽祖廟的運作,耳濡目染而建立起個人企業應該擔負起社會責任的觀念,他後來不但擔任宮廟的主委,更思考如何透過分享訂單利潤,以建立產業聚落的方式,串連數十家的小型地方玻璃工廠 (到現在已經有150),在1998年一舉將 IKEA 的訂單搶下,無論是交期或是多樣性,都因為這個中小企業聚落本身具備的彈性,使得這個位在彰濱工業區的玻璃產業成為 IKEA 無可或缺的家具玻璃夥伴,約十片玻璃就有八片來自於這個聚落。

印象最深的是專訪當中他提到,最早他把訂單 share 給其他工廠時,他父親 (董事長) 非常的不認同,因為一般來說大家一定是訂單自己作,人不夠就加人、加設備。但林總認為對的事情就要去作,執意走下去。那時他擔任宮廟的主委,又正在念研究所,他的父親覺得他對事業不夠認真,竟要他的弟弟出去另外開一家工廠,等於是有點放棄了他。但經過了十年,結果證明他的心胸跟眼光,造就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玻璃產業。在報導當中提到,曾經在2008年,中國大陸廠商用低於台灣20%的價錢搶 IKEA 的訂單,但台廠利潤本來就沒有這麼高,無法以價格競爭而被大陸搶走訂單,導致當時IKEA連續3~4個月沒有下單,後來因為大陸無法交貨,而 IKEA 必須對顧客持續供貨,因此 IKEA 只好再回頭跟台灣下單十倍的訂單量,並要在一個月內完成。這對大公司來講可能很困難,但林總與合作工廠共同協力,還是完成了這個工作,也建立了以誠信為基礎的合作模式,造就了與IKEA十多年來的穩定合作關係。這樣的產業核心競爭力,是相當獨特且不易取代的。

林總在專訪當中提到,台灣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舞台。我在專訪中看到的是台灣的舞台,需要有遠見跟胸襟的人去開拓。台灣不缺有遠見的經營者,但要有開闊的胸襟則不是那麼容易。在商周的文章當中林總提到:「最近5年,台明將的營運計畫都是以收支平衡為目標,就是因為我們的目標並不是追求最大、最賺錢。」把賺更多的錢當第二位,把團隊合作當第一位,這樣的氣度真的是很不容易。當我看到林總說到當時他決定把訂單分出去的那個決定,我就想到台灣電子產業,企業主都是想著怎麼樣把訂單搶到自己手上,然後加人、加設備,結果被國外大廠耍得團團轉,搞得大家慘兮兮,問題就在於企業主的眼光跟胸襟不夠。

感覺一個企業主必須要培養開闊的胸襟。若能親身去投入社會公益的工作並有所領會,理解到布施、分享的真正意涵,而不是腦袋裡面只有市場競爭策略,就能夠真正了解永續經營所需要的條件是甚麼,如何定位企業對社會所扮演的角色,而不是自外於社會、群體。當我們看到大企業陸續把總部遷到到大陸,就能夠理解台灣廠商向來都是以競爭、擴張的心態在經營事業版圖,這並不適合台灣的條件,因此只好出走。在台灣這樣地狹人稠、資源有限的環境下,企業主更需要足夠的高度,才能夠建立起屬於台灣,可長可久的舞台。相較起來,林總的這種高度,比起許多成功的高科技公司老闆的思維,要來得讓人敬佩許多。

TRADE MAGAZINE: 打造台灣玻璃產業聚落
典範人物-林肇睢~以對台灣的大悲願力,成就台灣玻璃家具王國

星期二, 5月 01, 2012

世界末日?好日子要來了?

近來天災人禍不斷,我們老聽到總總人心敗壞、末日將臨的警訊。但昨天看三月份的人生雜誌343期, 據佛經記載, 56億年後的人間,卻是有遼闊土地,「自然出香稻」、「無有諸疾苦」、「諸彼男女等,皆由善業生」的富足社會。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很多人都認為宗教都會嚇唬大家,要大家不要做壞事,否則世界就完蛋,彷彿未來一片灰暗,人類沒有可以寄望的明天。其實並不是這樣。在《下生經》中,佛說56億年後,彌勒菩薩會降生到人間成佛,那個時候的人間是非常詳和安樂的,在三次法會之中,人間將有282億的眾生得到度化,稱之為「龍華三會」。這好像是一個神話故事,但其中有其玄機。

「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梁啟超曾論「英雄與時勢」,結論說既是「英雄造時勢」,也是「時勢造英雄」。

有人看到佛經中說彌勒佛未來會降生人間,以為找到了明燈救世主,想說拜它信它,未來就穩當了。人的貪心一起,就容易被人利用,歷史中如白蓮教、彌勒教打著「彌勒下生,明王出世」的名號,以宗教之名蠱惑群眾,達政治之目的的例子不少。這就是誤以為「英雄造時勢」,有了一個英雄,人就盲目地去崇拜它,沒有看到佛經中的說法,反而更說明的是「時勢造英雄」。

佛經記載56億年後的人間, 有一片美好的土地,與一群善良的人們。就因為有這樣的環境,這樣的人心,彌勒在人間出世成佛之後,才能夠度化這麼多的人。如果拿時候的人們都逞凶鬥狠、如頑石難以教化,就算佛菩薩看到了,也得搖頭說晚點再來。

我們知道,佛經當中所描述的時空,是與當時印度的思想背景跟個人禪定、神通所見的主觀體驗有關。因此事情或許會發生,但時間長短、空間遠近與描述的樣貌可能是相對的。這樣解讀佛經的意思,或許可以說,久遠的未來,我們的地球將會是一個生活富足、安和樂利的世界。到那個時候,大家有機會能夠聽聞好的教法,更進一步提升生命的品質,超越生死煩惱的障礙。但這個未來,是根基於我們所營造的美好地球。

因此,與其寄託於未來,更重要的是灑下善的種子。為地球、為人們作一些好的事,或許不用億年,在十年、百年、千年之後,機緣成熟了,這個世界就會像《下生經》中所說,成為一個彌勒佛降生說法的美好世界。我想不僅是彌勒佛,一定有很多勸人為善的宗教家、慈善家,也會在那個時候感動更多的人,化感動為行動,讓世界煥然一新。而要蓄積這個能量,就從今生開始。

這樣想,就不用整天為世界末日而煩心了。

往生的條件

往生障礙(活著時貪執什麼,中陰時就會以九倍的程度貪執) @ 雲渡禪心 :: 痞客邦 PIXNET ::

這篇「往生障礙」或許對大多數人聽來都很玄,難以置信,或搬出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認為無法證實的事情,不需要花時間去談。但人有生就有死,如果對死亡一無所知,也沒有自己的觀點,當他人或自己面對死亡的時候,要怎麼去面對呢?與其對死亡一片空白,不如了解不同的說法,用自己的理智、觀察、經驗去抉擇。畢竟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才符合科學的精神,若一味否定自己所不知道的事,那人類根本不會進步。

相信死後意識不會就此消失的人,大概都會想到往生的問題。死後到底往哪兒去?這篇「往生障礙」說的很多。宗教上除了常聽到為惡作壞下地獄之外,大致都會提到死後美好的世界,有的說是天國、天堂、天界,佛教則說淨土。

淨土是什麼? 淨土是有 "佛菩薩說法" "天道"。對佛教徒而言,佛菩薩是益友、善知識,而天界就是生活沒有障礙,可以隨心所至的地方。佛教講因緣,要往生到這個地方,當然不會無中生有、莫名其妙就去了。肯定有它的條件。


既然淨土是天道,而且有佛菩薩說法,那往生的條件:
1. 往生六道的因緣當中,要修福修善才有因緣得往生天道,
2. 要發願親近佛法,才有因緣往生有佛菩薩說法的地方。


果煜法師有一個比喻,就像是聯考一樣,分數要到,志願也要填對,才能夠上自己想要去的學校。也就是說,分數要到,就是生前要結善緣、修福德。志願要填對,就是發願親近善知識、在來世一同耕耘淨土。


幾十年前很多台灣人存了很多錢移民到美國,就是想說讓自己跟家人有一個美好的環境可以生活。往生淨土不需要這麼麻煩,平常多做好事、願意接受好的觀念、調整自己的行為、親近善知識、不與他人爭,往生之時,連飛機票都不用買,就能夠隨自己發的願往生淨土。即使往生的因緣暫時還沒到,因為平時結善緣做好事,身邊自然也會感得美好的人、事、物,即使在人間,當下就與淨土是相應的。


從這個角度看,抱持往生淨土的信念,在今生多做準備,可以說是一舉兩得,萬無一失的投資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