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8月 24, 2007

[心得] 事與心

今天共修討論師父《禪的生活》的「事與心」這篇文章。經過大家討論,這篇文章確實跟禪修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可以用來檢視自己禪修的狀況。師父很有系統地解釋了事與心,還有他們之間在不同禪修階段的關係。

事有外在的事(外境)/內在的事(e.g. 妄念),心有外在的心(心思在過去未來而不在當下)/內在的心(心思在當下的事物)。光是這樣的分類,就可以檢視打坐的時候,我們的心是什麼心?我們的心所攀緣的是什麼事?更進一步,師父說到有事於心/無事於心,有心於事/無心於事,可以檢視自己心是否隨內外境而攀緣起伏?我們做一件事的時候,是否升起了染著得失的心?

再深入禪修,師父說只知有事不知有心,那是專注於方法而無視於其他的境界;只知有心不知有事,是當方法用到純熟而心靜時,方法已經能夠自然而然的運作,而對於心念的起伏清清楚楚。師父說這個時候是有心無事而無心於事,那是真正的修行。

我曾經有過片段的有心無事的感受,要達到這個階段,還是得經過有事無心的過程。有事無心其實已經不容易。有事無心代表著對於事 (方法) 的執著,不斷守著方法而不讓心散逸,這個需要精進的態度跟正確的觀念。為什麼?如果我們把打坐當成只是一種選擇,還有其他可選,則心中升起的種種妄念都有機會把你拉走,因為打坐本身不見得是最要緊的,這樣我們就很難做到專心。所謂的發願或回到初發心,如果每一柱香都能夠用最大的心力、把打坐視為是唯一出路的態度去打坐,加上有正確的觀念方法,每一柱香便有更大的機會做到有事無心,甚至能夠達到有心無事或更高的境界。

星期五, 8月 10, 2007

2007/8/9 最要緊的是接引

今天共修後開禪修園的月會,除了日常事務之外,還特別討論到護法組織的問題,在聆聽師姐的說明之後,仔細思考,真的可以了解當前禪修園的待辦工作非常多,光靠幾個義工是不夠的。我們都花太多時間在工作,卻沒有練習接引,也沒有把它變成習慣。如果要成就一件事,就要時時思考如何促成因緣。目前我們義工都太獨立行動,沒有互相提醒鼓勵的機制,這一定要想辦法去促成,才能夠讓整個團體成長到可以自行運作的規模。

星期一, 8月 06, 2007

2007/8/6 疑情與人生的目標

雖然我並不是那種有很明確目標,並且每天朝著目標往前努力的人,但以前的我確實有一個價值觀或籠統的想法,希望自己往某個方向去作,至少這樣的價值觀會主導我的選擇與行為。

唸書時候的我,希望自己能夠做出好東西,不見得要賣,但是要有技術上的突破創新。

開始工作的我,希望工作上面能夠是業界領先,對台灣未來有貢獻的。

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我的目標開始模糊,只知道自己不要只做跟別人一樣的,要站在時代潮流前端,要跳脫以賺錢為中心的工作、生活模式。

之後遇到挫折,我開始轉往心靈上面的探索,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找到自己的方向,從外界的探索到內心的探索。這是我參加禪修的開端。

心靈的探索是漫長的旅程,並不是旅程困難,而是太多令自己分心的事物圍繞著我。這段時間工作、生活、家庭等等都還是繼續影響著我,三天捕魚兩天曬網,其實成長的速度是緩慢的。

當果煜法師談到參禪與疑情時,我明白這是禪修重要的一環,但人生歷程走到今天,生活上的衝擊不大,加上自己的敏銳度低,因此一直生不起疑情。直到前幾天,我在當義工的時候突然腦中閃過念頭,我學佛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我的人生目標?還是成佛是我人生的目標?

法師在講八眾頌時再三提示我們,即使經文當中談到許多人天道的修行,但佛法的精要還是在於內銷無明,解脫生死。若我對佛法的修行是抱著為了讓我更好,可以達成求功成名就、福壽綿延 的[人天乘]人生目標,那我就不是真的在學佛,只是為了得到一些好處而學佛。因此我明瞭我必須去問清楚什麼才是自己人生的目標?

師父在禪門第一課裡面有舉一個狗追著自己尾巴跑的例子,說明凡夫一生追逐著虛幻的目標,而不能停歇。我的人生目標或許是我的疑情。這幾天這個問題一直懸在我心裡,很難思考,但或許過一段時間真的能夠找到一個入口可以讓我深入地去發現自己生命當中虛妄追逐的那個部分,看破,而能得到見法的安樂。

星期一, 6月 25, 2007

控制慾望的精靈

慾望好像是精靈,但要控制它似乎沒有這麼容易,所以這個寓言故事才說慾望是精靈,因為我們不清楚慾望是什麼,他在哪裡,我們又掌握不住他,就像精靈與鬼魅一樣揮之不去。週日聽順凡師兄在果煜法師《佛法原典研習》的共修導讀裡面提到佛法裡面的【十二因緣】,有蠻多的感想。佛法當中對於我們的慾望有很多的剖析,其中慾望與生死輪迴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

人就是因為不清楚自己的心念起伏,不了解到底我們的心被什麼所牽引,所以才會不斷造作因果,在五濁惡世當中輪迴流轉。而佛陀在修道的過程當中專精思維我們的五蘊變化,體認到我們生命流轉的因緣不出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從 "識"-->"名色"-->"有" 這一段與現今的心理學分析結果相似,我們的行為是受過去以來的學習、經驗所影響的,這種深植在心中的力量,在佛法當中稱之為(業)識。此外,不僅是這輩子,佛法更追朔過去生所種的因,都會成為影響這一世的業識。而因為這些業識而影響我們的心理(名)與身體(色),進而讓我們的眼耳鼻舌等感官(六入)接受外界刺激(觸)時產生喜好、厭惡等感受(受),因為有了這些感受,進一步產生貪愛(愛),執著「某某東西的事物是我的」的念頭(取),而有了這個是我的,那個是我的的念頭,就加深了自我的存在感,認為「我」是真實存在的 (有)。有趣的是佛陀與古印度的行者竟可以透過專注思維的力量在千年以前就知道這些現今心理學的分析結果。

輪迴轉世與否的差別在於是否執著有我。由於長久以來的薰習,強烈的自我意識會引導這些因緣 (業) 聚集成為下一世的色身 (生),而繼續輪迴。因為世間常住壞空的無常變化,我們的色身也如同世間萬物而變化,有了生老病死的現象 (老死)。這說明了 "有" "生" "老死" 的關聯。

從這邊我們可以了解,在佛教的因緣觀中,六道的輪迴是因為我們對於種種事物的貪愛,執著所造成的,這也就是這篇文章提到欲望的精靈。但慾望的精靈到底是怎麼來的?他的本質是什麼?佛陀更進一步提出無明與行兩個因緣,無明是指我們執著「有一個不變的我」,忽略掉一切事物都是因緣聚合而生、因緣消散而滅的事實,不明瞭世間沒有單一而永恆存在的事物,卻執著我的存在,進而時時去維護自我、放不下自我,這便稱之為無明。因為這樣的執著,使得我們透過身、口、意所做的行為 (行) 種下種種的業因,讓我們更加深對自我的執著 (識)。

因此,佛法說「無明」是輪迴的根本,是說我們以為有一個我,但事實上這個「我」是因為我們對種種事物的貪愛、慾望所滋長而生的一個念頭,並非真實存在的,如果能夠了解並體會到我們的生命流轉其實是各種貪愛慾望所交織而成,因緣聚散而生滅不已的現象,那麼我們就可以建立正確的知見,更進一步在時時刻刻觀察自己在種種感官接觸不同事物時,是否產生貪求、厭惡的感受,能夠超越這樣的感受而少一分執著,則能夠令我們少一分無明,進而讓我們造作的行為與業識能夠更加清明,而漸漸走向解脫自在的道路。

所以慾望的精靈實在是我們煩惱的根本,而它活下去必須靠我們餵養牠更多的貪心與自我的傲慢心。要隨時檢視自己的心念是否生起貪愛的念頭、是否升起自我為中心的念頭,能夠化解它、不執著它,讓慾望的精靈逐漸消瘦,最終能夠不讓它控制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的生命能夠自在地來去天地之間。

-------------------
轉貼:你能控制慾望的精靈嗎?文/杜荷

某位探險家,意外發現一盞神燈,經過擦拭,出現一個能完成任何心願的精靈。但精靈說,一旦他停止許願,就要殺了他。

探險家起先開心地要求房子、車子、珠寶、妻子……一段時間後,他竟完全不知道自己還想要什麼。後來他想到一個方法,先向精靈要了一枝竿子,再要求精靈沿著竿子爬上爬下,直到他同意才能停止;這樣,才躲過精靈的威脅。

控制住慾望精靈,你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

星期二, 6月 05, 2007

讀書會後-不逃避的智慧:佛法與生命

感謝常理師兄昨天的分享,雖然我沒看過這本書,但之前已經聽過好幾個人推薦。昨天 Dark 有提到一件很有趣也很要緊的事,就是我們對於佛學與學佛的態度。

現代的佛法
資訊科技進步雖然滋長了貪心物慾,但同時許多正向的人生智慧,如佛法,也因為全球化的力量,讓原本散落各地的佛法種子匯流激盪成為貼近現代人的生命態度。佛法在今天有更多的面貌,我們在讀書會的討論當中也發現了,佛法似乎在各層面都能夠應用的上,像是古老智慧的累積所反映出來的一種「一以貫之」的能量。但如果我們去回顧佛法的原始樣貌,會發現我們今日所接觸的各種佛法知見與當初佛陀所揭示的道理之間隔了一層層的面紗。

佛法之所以有八萬四千法門,是因為它是一個包容的宗教,或說是一種包容的生活態度,因此佛法在各地的流傳演進當中,自然而然便加入了當地的智慧與習俗,呈現出看似不同卻互相涵容的種種風貌。佛法有偏向理則論辯的中觀思想,也有偏向心理分析的唯識思想,有華麗莊嚴的大乘法,也有質樸清淨的聲聞法。記得當我初接觸佛法時,小東建議我去看華嚴經,結果我被華嚴經的份量與古今大德的相關著述所震攝,原來佛法是那麼深廣,原本只想上網瀏覽一番,沒料到花了一整晚的時間卻還沒入門。

佛法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看到佛法這麼豐富的樣貌,對於有資訊焦慮的現代人來說自然是如獲至寶,因為它給了我們很多解答可供取用,但當我們用這樣的角度去理解佛法時,卻忽視了佛法本質上所要解決的問題。舉例來說,現代人常常喜歡做報章上的心理測驗,想要藉此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這些心理測驗或許有心理學的依據,但它畢竟是經過簡化、讓一般人容易接受,但卻不完全合乎心理學原理的。佛法可以類比心理學,而心理測驗可以類比我們所接觸到或深或淺的佛法知見。Dark 提到的佛學,是透過閱讀理解所得知的,並非佛法的核心,並不是佛陀所證悟、貼近生命的真實道理。如同食物的風味透過語言文字是沒有辦法被充分體會一般,佛法需要更深刻的理解與體驗。

佛法本質上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常理師兄摘錄《不逃避的智慧》簡介當中的一段話或許可以說明:

在生命旅途中,我們會一次又一次面對各種不同的關卡。在充滿壓力的時刻,我們必須捫心自問:「我為什麼會害怕?我不想面對的是什麼?我為何無法再走下去?」

佛陀在四城門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決心離家修行尋找生命的答案,最終在菩提樹下證悟,所證悟的道理是貼近我們每個人生命的根本問題解答。因此,雖然現今的佛法可以解釋世界上很多的現象,包含六道輪迴、三世因果,但最終佛法並不是要談這些,佛法要談的是我們面對生命的各種關卡時,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做什麼樣的抉擇。若有一個人整天無所事是,沒有方向,他對生命的困擾是:「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佛法可以幫他找到答案。但如果一個人信心滿滿,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佛法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對他便沒有意義,事實上佛陀並不想去解決與我們生命無關的問題,這從經典上面可以得知。 我們可以做個比喻,每個人的生命就像是一個遊樂場,我們可以從佛法中兌換到能在遊樂場暢遊的代幣,但每個遊樂場有自己的代幣,你必須走到自己的代幣販賣機前取得優游於自己生命當中的代幣。你從別人那邊拿到一枚代幣,就像是你去閱讀經典,並不一定能讓你在自己的遊樂場當中快樂的遊玩,這裡指出的正是佛學與學佛的不同。

學佛不是學佛陀的行為舉止
學佛是去了解正確的佛法知見 (聞),審視自己切身的生命問題 (思),透過佛法的知見去處理、解決 (修)。整個聞、思、修的過程就是佛法的修行次第。學佛並不是去模擬佛陀的行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命的題目,重要的是去察覺它 (每個人只要有煩惱就有題目要面對),然後尋找答案,這樣學佛才會有方向,才會有精進的動力 (在禪宗這稱之為疑情)。佛法對人有幫助,絕不是拿個經文或是警語來套用,這樣只是治標而非治本。佛法的修行是要去察覺、消除自己生命當中的根本問題,這才是佛法所講的解脫涅盤,這才是佛法超越一般世間學問之處。如果只是藉由一些方法得到生活上短暫的快樂,問題再現形的時候又掉入煩惱痛苦之中,那還不是真正的佛法。

佛法常用「遮詮」而非「表詮」的方式來說明它的道理,「遮詮」是說明佛法不是什麼,而「表詮」是說明佛法是什麼。佛法要我們不執著,因此不說佛法是什麼,因為只要一說我們就會抓住它,而且我們所抓住的不是事物的真實面貌,是透過我們的經驗、邏輯、習慣解釋而得的表象,是透過有色的眼鏡所看到的世界。佛法要我們放下執著,如果我們不去思索、不去覺察自己生命當中執著的是什麼,而只是看到佛法當中的一句話、一個道理,就抱著它、說它有多好用,那只是另一份執著,它好用是因為它符合你想要的,符合你想要的,就增長你的貪念,有了貪念就會生得失心。用貪念去理解佛法,就如同常理師兄昨天提到的,在一壺裝有毒藥的水中加入清水,它還是一壺毒藥。所以學佛不是去學是什麼,而是去學不是什麼,在不斷修行的過程中,檢視自己,把心中的那把尺拿掉,才能夠用更寬廣的心去認識自己與這個世界。如果把佛法跟自己的生命當成兩回事來看,如何能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呢?

所以這本書「不逃避的智慧」的標題是很深刻的,這也是佛陀的教法最根本的生命態度,是去直視自己的問題,覺悟自我生命的本質,而不是用各種外在的學問、資訊去填塞我們的腦子,模糊我們的視線。

以上想法跟大家分享~ 感恩與大家共同參與讀書會的因緣。

星期三, 4月 18, 2007

學佛-從信仰到體證

聖嚴師父說過佛教並非只是宗教,他在《正信的佛教》裡面說到:「佛教的內容,無所不包,雖不即是科學,但不違背科學;雖不即是哲學,但卻超乎哲學;雖不即是文學,但卻確有文學;雖不即是美學,但已創化了美學;雖不即是宗教,但也不缺宗教的素質。」

佛教裡面提到信、解、行、證四個部份,「信」是第一步,但如果只有「信」則佛教不免流於迷信。佛教是以「覺悟」為修行的目標,因此在「信」以上,還要理解佛教教理,以身體力行來體證佛陀的說法。也就是說與許多宗教不同的是,佛教不會要你只要信就好,不要想太多,而是要如理思唯,如理修行,而能夠自證佛陀所覺悟的道理。因此佛教要修行者自己去體證人生的道理是否如佛所說,而不是要佛教徒盲目地相信。

其實如果是受過嚴密邏輯訓練的人,讀中觀就會發現佛法「緣起性空」的觀點是很嚴謹而完整的哲學觀點。相信心理學的人,讀佛法的唯識學可以發現佛教早在壹仟多年前就已經發展出認知心理學的許多重要觀念,甚至以更寬廣的時空去解釋許多我們不了解的現象。

果煜法師說佛法是很實際的,如果不能從佛法得到好處,那人們就很難提起心力去學佛。事實上,除了「信」之外,佛法確實能夠從各種層面讓我們用更寬廣的心態去面對生命。因此我覺得當我們對佛法有了基本的信念之後,應該更進一步去暸解並應用它,這樣才能得到它真實的好處。

我在做惡夢或是感到異常恐怖的時候會念阿彌陀佛,這樣我會十分安心,這是佛法在我面對「非自然」事物時的一種支撐力量。而當我在面對情緒起伏的時候會去觀察自己的念頭,這也是透過佛法禪觀所學習到的一種方法,而我在處理重大衝突的時候,我會去思考是否有更大的空間包容衝突的兩方?這是我從佛法中道不二法門所理解到的一個觀念。

所以我還蠻認同師父對於佛教的描述,它有許多的風貌。由於佛法包容的本質,以至於到今天它已經融合了許多世間的學問,而成為今天佛教的風貌,這是我對佛法最讚歎的地方。我也相信任何對佛法有興趣的人,一定可以從這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擷取他最相應的部份,去了解、去應用、去印證在自己的生活之中。然後,我們便能從「信」當中,更進一步走向體證,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

共勉之~

星期一, 4月 09, 2007

從廣東賣血部落看世界的價值觀

關於這個問題,跟許多傳統行業,如娼妓、奴隸、人口販子,是同樣的現象,只是差別在於所提供的商品差異。說「商品」可能有點不妥,從人本的觀點,人的血肉無論他的身分為何,畢竟都是尊貴的,不應被物化的。但就操作整個商業鏈的人們眼中看來,它們確實是商品。甚至我們在無意之中成為了這些商品的消費者,默認了它們的商品角色而不自知。

不要說不可能,在這個平坦的地球,身為綿密社會網絡的一端,我們很難排除自己身為世界另一端邪惡勢力共犯的可能。就如同我們每天喝的咖啡可能來自於壓榨農民血汗,以不公平的交易機制所獲取的咖啡原料製成。在量販店所搶購的低價蔬果可能是來自於讓土地養分迅速枯竭的耕作方式所產出的,我們其實並不了解自己對世界有多大的影響。

問題是,這篇文章所敘述的現象,為什麼會產生?如何能夠改變它?

有人買才會有人賣,而有暴利才會有人願意背負道德譴責去賺黑心錢。這裡面牽涉到人性的基本層面是需求、欲望與價值觀。

輸血的需求似乎是無可避免的,我們很難避免因為急救、開刀等等所需的血源。但仔細思考,如果能夠避免不必要的急救、開刀,就能夠減少需求,賣血的人也就少了一點。這隱含的是一個較廣的因果觀念,任何人若能夠好好地照顧自己,就不用這個社會為他作不必要的付出。所以當我們在酒駕時,很勇猛地認為自己可以承擔一切後果時,其實是很自私的,因為承擔的不是只有自己以及身邊的人,其實很有可能還有那些被供需平衡的商業模式所奴役的千千萬萬血奴們。換個角度來說,維持我們生命的每一點每一滴,都是無數人們所犧牲奉獻的結果。這聽起來有點沉重,但與其看過這篇報導,並給予3分鐘的同情之後,繼續無事狀地生活下去,不如想想自己能夠作些什麼?

欲望是比較複雜的部份,這裡牽涉到的是賣血人的欲望,血頭的欲望,當然還有用血人的欲望。文章裡面說道賣血的人分為幾種,無論如何,大多是因為賣血比其他方式容易賺到錢。或許有人會覺得他們傻,但其實反觀我們自己並不比他們高明多少,有多少上班族每天必須要喝幾大杯咖啡、吃維他命、保肝藥、胃藥、血壓藥、安眠藥......,只為了讓自己能夠有體力上班賺錢?這些藥物補品與血奴吃的「養血藥」其實沒什麼不同。講到這邊我們大可以把血頭、血霸跟公司主管、老闆做個類比,然後大罵「全都是殺人不眨眼的吸血鬼!」,但這並不能改變些什麼,因為推動這些複雜的商業鏈背後,是一個扭曲的價值觀所築起的共犯結構。

我們可以發現,大陸的黑心商品與血奴的現象,某個角度其實是同一議題,因為這些複雜的商業操作當中,每一個商業行為的成立,都受著某些扭曲的價值觀所影響。這個價值觀可以視為是一個天平,其中的一端是人,另一端是欲望。這個天平不只擺在黑心的商家心中,也擺在血奴心中,也擺在消費者的心中。這一端的"人"指的是人性,是自己、是他人、甚至是人類全體,另一端的欲望,是自己的欲望,也可以說是用來滿足欲望的金錢,甚至是人類全體的欲望。

以血換取生計,以控制一群血奴賺取暴利, 看似很明顯的是一種扭曲人的價值的行為,但我們沒看到的是在社會上更多商業行為背後隱諱不明的價值觀扭曲。援交、不當的外勞仲介等等的社會事件是粉墨豋場的演員,而鼓勵過度消費的廣告與一夕致富的樂透夢才是演出背後的劇本。我們可以發現,越是價值混淆之處,這類的社會問題越層出不窮,因此釜底抽薪之計絕非只是抓血頭、清查血源,畢竟今天不能賣血,肯定還有其他東西可以賣,如果真沒東西可賣,廣東這個賣血部落又該如何存活下去?

大家都能理解,教育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方法,而教育在此的目的是培養適切的價值觀、並教導適當的謀生技能。但我們遠在台灣,又能夠參與多少這方面的工作?或許透過一些慈善機構,我們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贊助相關的教育工作。除此之外,更應該去思考的,其實是「自己」能夠做些什麼?

當我們說社會需要靠「教育」去改善,講白了是要別人去教,要別人去學,跟自己沒什麼關係。但我們自己的價值觀是不是跟我們所信仰的無所不能的「教育」一致呢?如果我們也把人性與欲望放在天平的兩邊,今天多一點人性、明天多一點欲望,那我們能夠期待「教育」給世界另一端不幸的人們什麼樣良善的價值觀?所以,即使我們贊助了改善社會的團體、活動,但我們若連自己生活上的點點滴滴,每一分消費、每一個追逐財富的行為,都滋長著扭曲的價值觀而不自覺,那即使投入再多的教育資源,也承載不了每個人一點點所聚集而成龐大的向下力量。當我們看到社會上每則不幸的消息,是不是該想想自己?

這個世界是一張互相牽動的大網。你肯定能夠改變這個世界,但今天,你做了什麼?

星期三, 3月 21, 2007

(讀後感) 佛法的好,不是聽聽感動而已

看完聖嚴師父在《拈花微笑》一書中"什麼是佛法?"有一些感觸。

佛法雖能讓我們離苦得樂,但它是超越思維邏輯、著重體證的。就像我們學游泳一樣,在岸邊看十本游泳教學的書而不去碰水,終究還是不會游泳。實踐是成就的法門,佛法說聞、思、修,僅僅聽聞佛法、思維佛法並不能讓我們得到好處,必須去作、去體會,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如同旅行,透過圖片、影像、文字去了解一個地區的風土民情,與透過自助旅行,去體會一個地區的風土民情,是決然不同的。一個希望得到佛法利益的人,在認識佛法、冷靜思維佛法對自己的好處之後,應該發下一個願,願意試著讓自己透過如法的修行去實踐,這就像是漂泊的船隻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中下一個錨,在起伏的波濤圍繞下穩住自己的方向。而發願的具體方法就是皈依。

星期五, 3月 16, 2007

(感想) 美語用詞:二次送禮 regifting

今日單字:regifting
中文意思:把別人送你的禮物,轉送給其他人
regifting一開始可是被認為很不好的行為,可隨著ebay這種在網路上販售二手商品的網站的風行,把東西做多次的利用,已慢慢被接受和認同。

------------------

收到朋友轉寄的英文教學。話說回來,禮物會被人家轉送來轉送去也是因為送的禮物太 generic,或是收禮的人用不到,尤其是月餅禮盒等等,一家子頂多吃個一兩盒,收到再多就得轉送了。相信這也是很多人的惡夢 :D

不過被轉送的禮物也不一定都不好,也有很有紀念性或象徵性的禮物被轉送,代表的是傳承、因緣流轉。 2002 年春天聖嚴師父收到海外幾位弟子所捐贈、數年前購得的一尊阿閦佛頭像,原本希望用來充實法鼓山佛教歷史博物館的收藏,師父看到此頭像之後,卻認為這尊年代久遠的佛首應該恢復它的舊觀才對,因此延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探查,得知這尊佛首可能來自於濟南四門塔,經山東大學教授確認後,確定為1997 年被盜的濟南四門塔阿閦佛首,於是師父在經過共同捐贈人的同意之後,於當年12月中,親自將佛首捐贈給寺方,讓顛沛流離五年的千年古佛佛首復歸。這在當年是兩岸佛教藝文界的大事,也是一則 regifting 的 good example.

當年 12 月 1~15 日曾在國父紀念館舉辦一場《流轉·聚首——祈願山東四門塔阿閦佛重生》的展覽,部分展出的資料目前保存在法鼓山的展示廳當中,下回參訪法鼓山時,也可以停下腳步好好觀賞一番喔。

星期一, 2月 05, 2007

書摘讀後感-擋住你的只是一張紙

我們常常因為不滿足而產生很多煩惱,而不滿足來自於兩個原因,一是自己想要的得不到,二是自己擁有的不珍惜。想要的得不到,在佛法來說,貪念用不淨觀。仔細去觀察思維,所有事物有他好的一面,必定有它不好的一面,不淨觀就是去看到事物不值得貪著的一面,而能降低對事物的執著。這是一種直接的方法。

另一個是對自己擁有的不珍惜。這就是這個投影片裡面提到的,要有感恩心。人受慾望的驅使向前,因此我們常常只看到自己不足的一面。但我們所擁有的這麼多,我們卻沒有感受到。我上過一堂課,裡面老師說,要盤點自己的福報,也就是去看看自己身邊的人事物。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你的朋友,都值得你感恩。即使是一粒米,一滴水,都是千千萬萬的人、事、物因緣所成就的,只要我們能夠去感受,我們就應該要感謝這一切。盤點自己的福報,會發現自己是一個富足的人,若生活中有那麼一點點缺乏,也就不足以造成煩腦了。也因為知道自己是有福報的人,就比較能夠升起悲憫的心,去幫助那些遇到困難的人。

法鼓山 聖嚴師父在他提倡的心五四心靈環保運動當中有提到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

感恩-能夠有機會付出自己的心力、體力、財力,讓自己活著有價值,這是很重要的事,因此我們要感恩能夠讓我們付出的對象,而不是把自己的付出當成施捨,不知不覺升起傲慢的心。

感謝-不僅是在順境時應該感謝幫助我們的人,在逆境時也要感謝給我們挑戰的人。因此人人都是貴人,都給我們成長的機會。

感化-要時時以開放的心胸,去不斷學習成長,感化自己的行為,讓自己面對各種境界皆能自在。

感動-要以自身的行為去感動他人,而不是一味地指責他人或強加自己的觀念在他人身上。

這四感都是要我們自己從自身去思維、改善自己,我們的視野、成就才有可能不同。
如同文章所說的: 人類被賦予的最終自由, 就是在既定環境之下選擇自己態度的自由。

人常常因為環境的束縛而無法得到自由,甚至殘酷的來說,沒有人能夠跳脫生老病死而得到人身的完全自由,但人的最終自由,並不來自於外在,而是來自於自己在當下的因緣中,能夠選擇自己態度的自由。這樣的自由從某個角度來說,是一種自在,或許也可以說是一種生命的解脫。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5905

A Good Year 美好的一年

這部片的背景是法國普羅旺斯的酒莊,探討主角在倫敦股市與普羅旺斯酒莊之間所做的人生抉擇,裡頭少不了帥哥美女,但最美的還是那鄉間小鎮的景緻。自然美景、小鎮風情與都會生活的緊密穿插,讓整部片子節奏十分流暢。除此之外,整部片子最觸動我省思的還是在那故事當中人生抉擇的部份。

一個都市人偶而週末到鄉間去渡假,難免都會有那種 "如果可以永遠住在這邊有多好?" 的感慨。但這種感慨或稍縱即逝的幸福感,似乎來自於某種狹隘的視野。因為我們在都市當中所失落的,卻在鄉間尋得的了,因此我們找到了生命當中的平衡,但度假畢竟是度假,我們從中得到了養分,但不代表我們能夠承擔背後的一切,我們感動的霎那,只看到了美的那一面,而不是事情的全貌。所以在劇中主角的同事勸主角說:過個幾個月,你就會慢慢的厭煩鄉間生活了。

Well,這也是個老掉牙的問題。有人說去鄉下種田不錯,只因為恰好天氣不錯,在田裡做了幾個小時,滴了幾滴汗,覺得很滿足,但沒有想到若後半生選擇這個行業,不巧天災不斷時,自己捱不捱的過去。所以理智戰勝情感的人會勸說不要癡心妄想了。但我覺得,即使我們不能承擔看似美好的事物背後的責任,我們也不應該否定了自己的感受。但我認為面對這樣的感受,不是去幻想自己要放棄當下的身分一股腦兒地投入它,而是當我們陶醉於美好事物的當下,回頭去審視我們生命當中的哪個失落的部分被滿足了

沉思自己失落的部份,看似很容易,實則不然。喜歡鄉下的感覺,是因為自己愛好親近自然的部份被滿足了?是因為某種記憶被觸動了?抑或只是一種壓力釋放的幸福感? 即使回答了這個問題,這還只是對自己粗淺的認知。若非深入去探索自己,很難有機會去了解核心的問題。有的人放下了當下的工作,選擇了其他的生活方式,卻不見得找到了自己的春天,為什麼?因為只是以對事物表面的好惡去決定自己的人生,不見得能夠找到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人生必須要取捨抉擇,沒有人能夠得到所有的東西。要能夠讓自己安心,是去選擇對自己最重要的,而能夠隨順因緣地放下其他。

當我們深入自我,發現對自己最重要的是某件人、事、物,這才了解到我們在生命的這個階段,必須妥善處理這個問題。但更進一步的說,對自己最重要的,終究不會是某個人、事、物。因為人、事、物是會變遷的,若我們把自己侷限在變遷的人事物當中,我們最終仍然不能得到安定,但至少我們能夠更了解到深深影響自己生命軌跡的因緣。我想這也是[美好的一年]男主角最後所領悟到的。

至於跳脫人事物的變遷而能追求更長久的安定,則又是人生的另一個課題了。

星期四, 1月 18, 2007

21世紀的頂峰-全世界的經濟奧運會

看到這則新聞,還蠻有感觸的。杜拜塔2004年九月動土,預計2008年底完工。依照這個速度,2009年新年全世界的目光將轉移到杜拜,台灣的下一步是什麼?
這是一場全球化的競爭,台灣應該有自己的策略。高度不代表視野,高度也不代表差異化,101的高度來自於經濟,而經濟的潮流卻不斷地在改變,難以掌握。當經濟的潮流註定要轉移,能夠長久支撐台灣繼續走下去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高度是單一向度的指標,單一向度的競爭肯定是激烈的。發掘多元向度的指標,才有機會架構出具有視野、差異化,而可長可久的未來。

世界最高樓 台北101快輸給杜拜塔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7/01/18 06:30 記者:編譯劉煥彥/美聯社杜拜17日電
台北101大樓的全球最高摩天大樓頭銜不久將拱手讓人。目前正在杜拜大興土木的杜拜塔(Burj Dubai)16日已蓋到第100層,接近預定興建高度的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