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看到一個網路新聞,說美國預計2030年將有40%的人都是胖子。我們知道人類喜歡攝取熱量,喜歡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喜歡油炸、燒烤的東西,是有它的道理。有這麼一個說法,說在遠古時代,因為食物缺乏,所以許多動物,包括人類,只要有機會攝取熱量,就會不斷去吃,並以脂肪的形式囤積在身體裡面,所以人類喜歡攝取熱量,會變胖,是一種物種生存的優勢,讓我們可以比其他不喜歡攝取熱量的族群,更適合在遠古社會當中存留下來。同樣的,喜歡吃肉類的習性,可能也是一種類似的機制,因為肉類所富含的蛋白質,能夠讓喜歡吃肉的族群,可以長得更強壯,在生存競爭中,占有更大的優勢。甚至喜歡燒烤的味道,可能也是一種類似的習性,因為肉經過烹煮之後,可能更容易為人類所吸收,也比較容易保存,而不至於因吃了腐敗的肉類而產生疾病,因此喜歡肉類燒烤的味道,或許也是一種生存所演化、流傳下來的一種特徵。
然而,在過去讓人類可以生存的更長久的優勢習性,在現代,卻變成一種生存的危害。當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物資不再如過去缺乏,這些飲食習性反而成為長壽的障礙。當40,50歲開始,代謝機能不像年輕時這麼旺盛,身體累積過多的有害物質的結果,心血管疾病、癌症反而成為人類死亡的主因。換句話說,過去讓人類可以稱霸地球的DNA,成了人類活得更長久的最大敵人。
或許我們會想說,從演化的角度,或許人類這方面的DNA會因為環境等因素慢慢地改變,因為未來吃的健康的人會活得比較久。但問題是這必須要等到飲食習慣嚴重到會危害生育能力時,這樣的演化才有可能會發生。怎麼說?以現代人飲食過當,可能原本可以活到80歲,變成65歲就掛了,但這並不影響到他所養育的後代數量多寡,因此他的基因還是會順利的遺傳下去。但如果飲食過當的危害,嚴重到原本可以活到80歲的,只能活到40,50歲,甚至影響到生育或養育的能力,那就有可能啟動演化的機制,使得飲食正常的人,基因比較能夠在未來留存下來。但畢竟這種狀況是太嚴重了,目前看起來"或許"並沒有發生這樣的現象 (但塑化劑等等或許有可能有此威力),要等飲食本身危害到人類生育養育的能力,我們的飲食習慣才有可能改變,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我們不會希望它發生。
現代醫學越來越進步,透過很多方式可以延長生命。但我們看醫院、療養院的老人就知道,現有延長生命的醫學技術,事實上常常不能帶給人們長壽的樂趣,反而帶來更多的痛苦。因此,人類必須要面對飲食對人類壽命的影響,找出一些適當的對策,若能夠改變人類飲食習慣,就有可能讓人類壽命延長,並且是有品質的活下去。在這種狀況下,一個人活得越久,對社會的貢獻會增加 (相較於疾病造成的社會負擔),也就能夠正向地觸發演化的機制,使得偏好正常飲食的DNA能夠保存下來,而產生長期的影響。
其中一種對策,是比較合乎人性的,就是做出好吃而且負擔較少的食物。雖然說人類的飲食習慣有從遠古保留下來的頑固性,但也並非無法改變。台灣的飲食習慣就比起大陸要來的清淡;台灣的飲料,1,20年前跟現在比較起來,甜度就少了一些。這表示說,只要能夠找到適當的切入點,飲食的習慣還是可以慢慢撼動的。這麼一想,讓我對於用心在研發健康美食的廚師們,增添了一分的敬意,透過他們一點一滴的努力累積下來,或許能夠讓人類的飲食基因往正向的方向移動,進一步讓人類的壽命可以有品質的延長,這比起醫療技術拖長人類壽命的方式,是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