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5月 22, 2012

十二因緣 - 解讀生死愛欲的根源 (生命的意義)

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醫學越來越進步,我們對於死亡的了解,有時反而更模糊。

我家在馬偕醫院附近。早晨,我騎著車從建中路轉進光復路前,會遇到一個紅綠燈。在等紅綠燈時,我不只一次看到這樣一個景象。一個眼睛幾乎睜不開的老人,動也不動,捲縮在輪椅上,被一個外勞看護,從斑馬線的一端,緩慢的推向斑馬線的另一頭。

我說不上這個老人是活著,還是已經死了。就科學的角度,我們有許多指標可以衡量人是生是死。一旦用指標衡量,就不免會有灰色地帶。於是昏迷指數、植物人等詞就因運而生。可以想見,依照科技發展的速度來推估,不用太久,人類可能有一天可以作到「技術上」死不了,因為我們可以把器官換新,或用其他器材取代身上敗壞的器官。目前人腦與電腦的界面 (Brain-Computer-Interface) 研究越來越多,當哪天晶片運算儲存的技術到達人腦的等級,就算人腦故障了,電腦也可以接手處理那些工作。

這樣一來,死亡便成了一個嚴肅的題目,在未來,死亡將不是必然、而是一個選擇。這是否代表人突破了生死的極限?不是的。當這天來臨時 (事實上現在就已經是如此),我們反而必須更加明白生死的意義,才能夠決定人類該怎麼繼續走下去。就如同海灘上的沙,需要小朋友去玩它、捏它,才會在海浪拍打侵蝕之餘,搭成一座座的沙堡。人生命的延續,取決在許多的因素促成,一旦少了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生命就會隨時間凋零。即使在未來,我們可以選擇不死,但要延續原本無法支撐下去的生命,將會耗費比延續健康生命更多更大的資源。若這是可以選擇的,你我該如何選擇?

查看了一下網路上的資料,有許多針對人口老化健保支出的研究。這些研究套用了各種趨勢與模型,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健康效益與經濟效益像是橘子與蘋果,要怎麼樣作取捨比較?就經濟現實來說,即使有一個模型告訴我們,平均餘命增加,對於健保總支出而言是降低的,但並不代表人越活越久就是OK的。因為支出減少,收入可不能跟著減少,否則經濟就是負成長。但一個社會平均餘命增加,不代表人有更多時間賺錢。如果活得越久,能賺錢的人比例卻越來越少,這個社會只會越來越窮。用資本主義的思考邏輯,人的生命長短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人活著可以為社會賺多少錢。

這些研究圍繞在一個錯誤的前提下作分析,想必很難得到讓人安心的答案。但把人的生命健康拿來與金錢一起衡量,真的有錯嗎?

生、老死是人人都知道的現象。在十二因緣的推論中,生、老死,是緣自於愛、取、有三者。因為有對事物的貪愛 (愛),所以想要擁有它 (取),而作出一連串的行為 (有)。而這一連串行為的具體表現,就是生、老、病、死的循環。

資本主義藉由貨幣,而達成需求與供給之間有效率的調節。所以錢,可以說是資本主義社會最明確的指標,告訴我們這個社會的欲望有多大,被引發、被滿足的慾望有多少,可以說錢就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生命指數。既然如此,把個人生命指數 (健康) 與社會生命指數 (GDP) 作連結,可以說相當的貼切。

我們當然不會承認錢等於生命。但我們從十二因緣當中所提到,「生老死」緣自於「愛取有」的事實,可以發現,我們的生命,緣自於不斷的追求。更深切的說,不斷的追求,就是生命的意義。

人類用智能充分地展現了生命的意義,在短短的幾個世紀,人類在地球上不斷地追求,不斷地消耗資源,滿足更多的欲望。在短短的幾個世紀,將地球的資源作最大的運用,這或許也算是人類的一種成就。但當資源逐漸不足的今天,人類生命的追求,似乎已經到了一個轉戾點,不能再往同一個方向前進了。

如一開始所問的,若人類的生命能夠不斷延續下去,下一個階段,生命到底該追求甚麼? 生命延續的價值是甚麼?

星期一, 5月 21, 2012

十二因緣 - 解讀生死愛欲的根源 (初章)

人對於生死一定是好奇的。

有的人很怕死,知道生死是生命當中最重要的事,所以有錢的花錢消災延壽,沒錢的也得想盡辦法苟且偷生。有的人不怕死,覺得世間沒甚麼好眷戀,死後甚麼都不見了,有甚麼好怕?有的人,如科學家,看似對生死沒有興趣,但卻對地球、宇宙的起源跟滅絕,非常有興趣。但話說回來,如果人沒有誕生在這個宇宙,宇宙的起源跟滅絕又干我們何事?

有的人從來就不想生死的問題,這個花花世界有這麼多事物可以好好享受、體驗,何必去管那些虛無飄渺的課題?但如果人沒有生死,這個世界還會如此繽紛多彩嗎?

蜜蜂喜歡花,因為花提供花蜜讓蜜蜂可以存活;動物喜歡異性,因為繁衍讓物種可以生存下來。我們喜歡吃某種食物,因為我們的身體以為那是營養的,可以讓我們存活的更好 (雖然我們的身體常被今日的食物給騙了)。我們被某人所吸引,因為我們跟對方在一起有安定 (生存) 或是激情 (繁衍) 的感覺。這些生活當中的享受與體驗,喜歡的、討厭的,大多是與生死息息相關的,只是我們沒有發覺。所以我們以為生死的課題距離我們遙遠,但事實上我們每天的喜怒哀樂,多少都與生死有關。

所以貪生怕死的人不見得有錯。它們認定生死是大事、是主角,其他都是陪襯、是配角,所以不只想要活下來,還想要活得長久。但生命的長短代表甚麼? 一個珠寶盒雖然小,裡面裝的可是昂貴的寶石,一個垃圾袋再怎麼大,裡面塞的也就只是垃圾。貪生怕死的人,最大的問題不是在於貪甚麼、怕甚麼,問題在於不知道自己在貪甚麼、怕甚麼。莫名其妙地讓自己成了跑圈裡的小老鼠,一輩子就在裡面轉不出來。

不怕死的人相當瀟灑,有的不但不怕死,還喜歡找死當樂趣。因為活著不知道生命有甚麼意義,就把結束生命當成活著最大的意義。小朋友最喜歡拿東西去戳牆壁上的插座,因為不知道那是甚麼東西,在手還沒被電到之前,好奇心大概停不下來。

學科學的常常對死沒有興趣,因為沒有辦法觀察,但奇怪的是,講到宇宙起源、生物滅絕等等百萬、億萬年等級的事件,跟自己這一輩子八竿子打不到的事,卻又相當好奇。追根究柢來說,這是近鄉情怯的情結作祟。科學講求理性,但談到生死這種與自己切身的事情,卻找不到一個理性的參考點,與其各說各話,不如就不要談了,說說億萬年以後的事,大家反而安心、理性許多。但連當下的生死都沒有共識了,誰能保證你講的宇宙跟我說的宇宙在億萬年以後還是同一個啊?

所以說,人對生死一定是好奇的。但有的人是光明正大,還帶敲鑼打鼓;有的人表面上不屑一顧,但心裡面卻千百個問號;有的人愛吃又怕羞,在旁邊東張西望,就不願意承認。既然生死是讓人好奇的,那在還沒死之前,我們要怎麼樣去了解它呢?

古今中外有很多聖賢哲人都講生死,其中有一位講生死,講到極致,把生、死、愛、欲與「資訊」給串在一起。 沒錯,資訊。而這個資訊的流動方式,後來被整理成為十二個連鎖的對應關係。這個對生命現象的獨特解碼方式,就是佛教所說的十二因緣。

星期一, 5月 14, 2012

[產業] 分享 讓台明將成為玻璃大哥大


今天早上在壹電視上看到專訪台明將玻璃的總經理林肇睢,覺得非常特別。

原本是一個家傳的事業,但在林總經理大學畢業之後,回到家鄉鹿港,機緣之下長期參與了地方媽祖廟的運作,耳濡目染而建立起個人企業應該擔負起社會責任的觀念,他後來不但擔任宮廟的主委,更思考如何透過分享訂單利潤,以建立產業聚落的方式,串連數十家的小型地方玻璃工廠 (到現在已經有150),在1998年一舉將 IKEA 的訂單搶下,無論是交期或是多樣性,都因為這個中小企業聚落本身具備的彈性,使得這個位在彰濱工業區的玻璃產業成為 IKEA 無可或缺的家具玻璃夥伴,約十片玻璃就有八片來自於這個聚落。

印象最深的是專訪當中他提到,最早他把訂單 share 給其他工廠時,他父親 (董事長) 非常的不認同,因為一般來說大家一定是訂單自己作,人不夠就加人、加設備。但林總認為對的事情就要去作,執意走下去。那時他擔任宮廟的主委,又正在念研究所,他的父親覺得他對事業不夠認真,竟要他的弟弟出去另外開一家工廠,等於是有點放棄了他。但經過了十年,結果證明他的心胸跟眼光,造就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玻璃產業。在報導當中提到,曾經在2008年,中國大陸廠商用低於台灣20%的價錢搶 IKEA 的訂單,但台廠利潤本來就沒有這麼高,無法以價格競爭而被大陸搶走訂單,導致當時IKEA連續3~4個月沒有下單,後來因為大陸無法交貨,而 IKEA 必須對顧客持續供貨,因此 IKEA 只好再回頭跟台灣下單十倍的訂單量,並要在一個月內完成。這對大公司來講可能很困難,但林總與合作工廠共同協力,還是完成了這個工作,也建立了以誠信為基礎的合作模式,造就了與IKEA十多年來的穩定合作關係。這樣的產業核心競爭力,是相當獨特且不易取代的。

林總在專訪當中提到,台灣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舞台。我在專訪中看到的是台灣的舞台,需要有遠見跟胸襟的人去開拓。台灣不缺有遠見的經營者,但要有開闊的胸襟則不是那麼容易。在商周的文章當中林總提到:「最近5年,台明將的營運計畫都是以收支平衡為目標,就是因為我們的目標並不是追求最大、最賺錢。」把賺更多的錢當第二位,把團隊合作當第一位,這樣的氣度真的是很不容易。當我看到林總說到當時他決定把訂單分出去的那個決定,我就想到台灣電子產業,企業主都是想著怎麼樣把訂單搶到自己手上,然後加人、加設備,結果被國外大廠耍得團團轉,搞得大家慘兮兮,問題就在於企業主的眼光跟胸襟不夠。

感覺一個企業主必須要培養開闊的胸襟。若能親身去投入社會公益的工作並有所領會,理解到布施、分享的真正意涵,而不是腦袋裡面只有市場競爭策略,就能夠真正了解永續經營所需要的條件是甚麼,如何定位企業對社會所扮演的角色,而不是自外於社會、群體。當我們看到大企業陸續把總部遷到到大陸,就能夠理解台灣廠商向來都是以競爭、擴張的心態在經營事業版圖,這並不適合台灣的條件,因此只好出走。在台灣這樣地狹人稠、資源有限的環境下,企業主更需要足夠的高度,才能夠建立起屬於台灣,可長可久的舞台。相較起來,林總的這種高度,比起許多成功的高科技公司老闆的思維,要來得讓人敬佩許多。

TRADE MAGAZINE: 打造台灣玻璃產業聚落
典範人物-林肇睢~以對台灣的大悲願力,成就台灣玻璃家具王國

星期二, 5月 01, 2012

世界末日?好日子要來了?

近來天災人禍不斷,我們老聽到總總人心敗壞、末日將臨的警訊。但昨天看三月份的人生雜誌343期, 據佛經記載, 56億年後的人間,卻是有遼闊土地,「自然出香稻」、「無有諸疾苦」、「諸彼男女等,皆由善業生」的富足社會。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很多人都認為宗教都會嚇唬大家,要大家不要做壞事,否則世界就完蛋,彷彿未來一片灰暗,人類沒有可以寄望的明天。其實並不是這樣。在《下生經》中,佛說56億年後,彌勒菩薩會降生到人間成佛,那個時候的人間是非常詳和安樂的,在三次法會之中,人間將有282億的眾生得到度化,稱之為「龍華三會」。這好像是一個神話故事,但其中有其玄機。

「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梁啟超曾論「英雄與時勢」,結論說既是「英雄造時勢」,也是「時勢造英雄」。

有人看到佛經中說彌勒佛未來會降生人間,以為找到了明燈救世主,想說拜它信它,未來就穩當了。人的貪心一起,就容易被人利用,歷史中如白蓮教、彌勒教打著「彌勒下生,明王出世」的名號,以宗教之名蠱惑群眾,達政治之目的的例子不少。這就是誤以為「英雄造時勢」,有了一個英雄,人就盲目地去崇拜它,沒有看到佛經中的說法,反而更說明的是「時勢造英雄」。

佛經記載56億年後的人間, 有一片美好的土地,與一群善良的人們。就因為有這樣的環境,這樣的人心,彌勒在人間出世成佛之後,才能夠度化這麼多的人。如果拿時候的人們都逞凶鬥狠、如頑石難以教化,就算佛菩薩看到了,也得搖頭說晚點再來。

我們知道,佛經當中所描述的時空,是與當時印度的思想背景跟個人禪定、神通所見的主觀體驗有關。因此事情或許會發生,但時間長短、空間遠近與描述的樣貌可能是相對的。這樣解讀佛經的意思,或許可以說,久遠的未來,我們的地球將會是一個生活富足、安和樂利的世界。到那個時候,大家有機會能夠聽聞好的教法,更進一步提升生命的品質,超越生死煩惱的障礙。但這個未來,是根基於我們所營造的美好地球。

因此,與其寄託於未來,更重要的是灑下善的種子。為地球、為人們作一些好的事,或許不用億年,在十年、百年、千年之後,機緣成熟了,這個世界就會像《下生經》中所說,成為一個彌勒佛降生說法的美好世界。我想不僅是彌勒佛,一定有很多勸人為善的宗教家、慈善家,也會在那個時候感動更多的人,化感動為行動,讓世界煥然一新。而要蓄積這個能量,就從今生開始。

這樣想,就不用整天為世界末日而煩心了。

往生的條件

往生障礙(活著時貪執什麼,中陰時就會以九倍的程度貪執) @ 雲渡禪心 :: 痞客邦 PIXNET ::

這篇「往生障礙」或許對大多數人聽來都很玄,難以置信,或搬出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認為無法證實的事情,不需要花時間去談。但人有生就有死,如果對死亡一無所知,也沒有自己的觀點,當他人或自己面對死亡的時候,要怎麼去面對呢?與其對死亡一片空白,不如了解不同的說法,用自己的理智、觀察、經驗去抉擇。畢竟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才符合科學的精神,若一味否定自己所不知道的事,那人類根本不會進步。

相信死後意識不會就此消失的人,大概都會想到往生的問題。死後到底往哪兒去?這篇「往生障礙」說的很多。宗教上除了常聽到為惡作壞下地獄之外,大致都會提到死後美好的世界,有的說是天國、天堂、天界,佛教則說淨土。

淨土是什麼? 淨土是有 "佛菩薩說法" "天道"。對佛教徒而言,佛菩薩是益友、善知識,而天界就是生活沒有障礙,可以隨心所至的地方。佛教講因緣,要往生到這個地方,當然不會無中生有、莫名其妙就去了。肯定有它的條件。


既然淨土是天道,而且有佛菩薩說法,那往生的條件:
1. 往生六道的因緣當中,要修福修善才有因緣得往生天道,
2. 要發願親近佛法,才有因緣往生有佛菩薩說法的地方。


果煜法師有一個比喻,就像是聯考一樣,分數要到,志願也要填對,才能夠上自己想要去的學校。也就是說,分數要到,就是生前要結善緣、修福德。志願要填對,就是發願親近善知識、在來世一同耕耘淨土。


幾十年前很多台灣人存了很多錢移民到美國,就是想說讓自己跟家人有一個美好的環境可以生活。往生淨土不需要這麼麻煩,平常多做好事、願意接受好的觀念、調整自己的行為、親近善知識、不與他人爭,往生之時,連飛機票都不用買,就能夠隨自己發的願往生淨土。即使往生的因緣暫時還沒到,因為平時結善緣做好事,身邊自然也會感得美好的人、事、物,即使在人間,當下就與淨土是相應的。


從這個角度看,抱持往生淨土的信念,在今生多做準備,可以說是一舉兩得,萬無一失的投資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