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越來越進步,我們對於死亡的了解,有時反而更模糊。
我家在馬偕醫院附近。早晨,我騎著車從建中路轉進光復路前,會遇到一個紅綠燈。在等紅綠燈時,我不只一次看到這樣一個景象。一個眼睛幾乎睜不開的老人,動也不動,捲縮在輪椅上,被一個外勞看護,從斑馬線的一端,緩慢的推向斑馬線的另一頭。
我說不上這個老人是活著,還是已經死了。就科學的角度,我們有許多指標可以衡量人是生是死。一旦用指標衡量,就不免會有灰色地帶。於是昏迷指數、植物人等詞就因運而生。可以想見,依照科技發展的速度來推估,不用太久,人類可能有一天可以作到「技術上」死不了,因為我們可以把器官換新,或用其他器材取代身上敗壞的器官。目前人腦與電腦的界面 (Brain-Computer-Interface) 研究越來越多,當哪天晶片運算儲存的技術到達人腦的等級,就算人腦故障了,電腦也可以接手處理那些工作。
這樣一來,死亡便成了一個嚴肅的題目,在未來,死亡將不是必然、而是一個選擇。這是否代表人突破了生死的極限?不是的。當這天來臨時 (事實上現在就已經是如此),我們反而必須更加明白生死的意義,才能夠決定人類該怎麼繼續走下去。就如同海灘上的沙,需要小朋友去玩它、捏它,才會在海浪拍打侵蝕之餘,搭成一座座的沙堡。人生命的延續,取決在許多的因素促成,一旦少了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生命就會隨時間凋零。即使在未來,我們可以選擇不死,但要延續原本無法支撐下去的生命,將會耗費比延續健康生命更多更大的資源。若這是可以選擇的,你我該如何選擇?
查看了一下網路上的資料,有許多針對人口老化健保支出的研究。這些研究套用了各種趨勢與模型,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健康效益與經濟效益像是橘子與蘋果,要怎麼樣作取捨比較?就經濟現實來說,即使有一個模型告訴我們,平均餘命增加,對於健保總支出而言是降低的,但並不代表人越活越久就是OK的。因為支出減少,收入可不能跟著減少,否則經濟就是負成長。但一個社會平均餘命增加,不代表人有更多時間賺錢。如果活得越久,能賺錢的人比例卻越來越少,這個社會只會越來越窮。用資本主義的思考邏輯,人的生命長短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人活著可以為社會賺多少錢。
這些研究圍繞在一個錯誤的前提下作分析,想必很難得到讓人安心的答案。但把人的生命健康拿來與金錢一起衡量,真的有錯嗎?
生、老死是人人都知道的現象。在十二因緣的推論中,生、老死,是緣自於愛、取、有三者。因為有對事物的貪愛 (愛),所以想要擁有它 (取),而作出一連串的行為 (有)。而這一連串行為的具體表現,就是生、老、病、死的循環。
資本主義藉由貨幣,而達成需求與供給之間有效率的調節。所以錢,可以說是資本主義社會最明確的指標,告訴我們這個社會的欲望有多大,被引發、被滿足的慾望有多少,可以說錢就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生命指數。既然如此,把個人生命指數 (健康) 與社會生命指數 (GDP) 作連結,可以說相當的貼切。
我們當然不會承認錢等於生命。但我們從十二因緣當中所提到,「生老死」緣自於「愛取有」的事實,可以發現,我們的生命,緣自於不斷的追求。更深切的說,不斷的追求,就是生命的意義。
人類用智能充分地展現了生命的意義,在短短的幾個世紀,人類在地球上不斷地追求,不斷地消耗資源,滿足更多的欲望。在短短的幾個世紀,將地球的資源作最大的運用,這或許也算是人類的一種成就。但當資源逐漸不足的今天,人類生命的追求,似乎已經到了一個轉戾點,不能再往同一個方向前進了。
如一開始所問的,若人類的生命能夠不斷延續下去,下一個階段,生命到底該追求甚麼? 生命延續的價值是甚麼?